尺神经麻痹是尺神经受损伤或病变致支配区域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的疾病,解剖上含运动和感觉纤维,常见病因有外伤、压迫、神经炎,临床表现有运动功能障碍(如爪形手畸形等)和感觉功能障碍(如相应皮肤感觉异常),诊断靠体格检查、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针对病因治疗和康复治疗。
一、解剖与生理基础
尺神经起源于臂丛神经内侧束,包含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其运动纤维主要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等肌肉,参与手部精细动作;感觉纤维分布于小指及环指尺侧半的皮肤等区域,负责相应部位的感觉传导。
二、常见病因
外伤:如肘部骨折、脱位等,常见于肱骨髁上骨折等情况,骨折端或脱位的关节结构可能直接压迫或损伤尺神经;此外,锐器伤、切割伤等也可直接导致尺神经受损。
压迫:长期肘部屈曲姿势、肘部肿物(如肘管内的脂肪瘤等)、肘部反复摩擦等可引起肘管综合征,这是导致尺神经慢性压迫常见的原因,多见于长期从事肘部频繁活动的人群,如键盘操作员等。
神经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引发尺神经炎,例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能累及尺神经,导致神经炎症性改变。
三、临床表现
运动功能障碍:可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表现为爪形手畸形(环指、小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精细动作受限,如不能完成持筷、系纽扣等动作,这是因为尺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或瘫痪所致。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若因外伤等导致尺神经麻痹,可能影响手部正常发育及功能;成年人则更多影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精细活动。
感觉功能障碍:受累区域出现感觉减退或消失,如小指及环指尺侧半皮肤感觉异常,可表现为麻木、刺痛等,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对感觉异常的感知和描述可能有差异,但本质是神经传导感觉功能出现问题。
四、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通过检查手部肌肉力量、感觉减退区域等初步判断尺神经功能情况,例如进行Froment征检查等,用于评估尺神经支配肌肉的功能状态。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是常用的方法,可发现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等异常,有助于明确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的检查操作需根据其配合程度等进行适当调整。
影像学检查:如肘部X线、CT或MRI等,可帮助发现肘部是否存在骨折、脱位、肿物等病变,明确可能导致尺神经麻痹的结构异常因素,不同年龄人群选择影像学检查的侧重点可能因身体发育情况等有所不同。
五、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骨折、脱位等导致的尺神经麻痹,可能需要进行骨折复位等相应处理;对于肘管综合征等压迫因素引起的,可根据情况采取减压手术等措施解除压迫;若是神经炎等情况,可能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疗法等)、运动疗法等,帮助恢复手部肌肉力量和感觉功能,不同年龄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案需根据其生长发育阶段、身体耐受等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手部功能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