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多在经期或排卵期,无明显不适或轻微坠胀可自行缓解;病理性包括炎症相关的腹痛、白带异常、发热,以及其他疾病相关的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月经紊乱等表现
一、生理性盆腔积液症状
(一)正常生理现象相关表现
女性在月经期或排卵期时,盆腔内会有少量积液,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此时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或者仅感觉下腹部轻微坠胀,这种坠胀感通常较轻微,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等日常活动,多在月经期或排卵期结束后自行缓解,这是因为月经期间经血逆流以及卵泡破裂等生理性因素导致少量液体积聚在盆腔。
二、病理性盆腔积液症状
(一)炎症相关症状
1.腹痛:由盆腔内炎症刺激引起,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可为隐痛、胀痛或坠痛等。例如盆腔炎患者,炎症蔓延可能导致下腹部持续或间歇性疼痛,疼痛可能在劳累、性交后或月经前后加重,这是因为炎症刺激盆腔组织,引起组织充血、水肿,进而产生疼痛感觉。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盆腔炎导致的腹痛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年轻女性性生活较活跃,盆腔炎的发生可能与不洁性生活等因素相关,腹痛表现可能更易受性生活等因素影响;而中老年女性若有妇科手术史等,也可能引发盆腔炎出现腹痛症状。
2.白带异常:患有盆腔炎症时,白带可能会增多,质地、颜色发生改变,比如变为黄色、黄绿色,呈脓性或伴有异味等。这是因为炎症刺激生殖系统,导致阴道、宫颈等部位的腺体分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出现白带异常情况。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白带异常的发生几率可能不同,长期熬夜、免疫力低下的女性相对更容易出现炎症相关的白带异常,因为免疫力下降会使身体抵御病菌的能力减弱,容易遭受病原体侵袭引发炎症。
3.发热:部分病理性盆腔积液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尤其是盆腔炎症较为严重时。体温可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这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炎症反应的一种表现,免疫系统被激活后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其中包括体温升高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若出现盆腔积液伴有发热,需要特别警惕,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二)其他疾病相关症状
1.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如果盆腔积液是由盆腔肿瘤等疾病引起,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在下腹部摸到包块。同时,肿瘤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的压迫症状,比如压迫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压迫直肠时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或腹泻等。不同病史的患者,出现这种情况的风险不同,有盆腔肿瘤家族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发生相关疾病,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2.月经紊乱:一些盆腔疾病可能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及生殖系统功能,导致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减少、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等。例如盆腔内的肿物影响了卵巢的正常功能,进而干扰了激素的分泌和月经的调节机制。对于有长期月经不调病史的女性,出现盆腔积液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盆腔疾病导致月经紊乱的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