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神经炎是多种病因致末梢神经损害累及肢体远端对称性神经致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征,病因含营养代谢障碍、中毒因素、感染及感染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有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诊断依据病史、典型表现、神经电生理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分病因治疗与对症支持,特殊人群中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儿童要谨慎评估病因非药物干预,老年人需综合评估基础疾病谨慎用药。
一、定义
末梢神经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末梢神经损害的综合征,主要累及肢体远端的对称性神经,导致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出现障碍。
二、病因
(一)营养代谢障碍
常见于B族维生素缺乏(如长期酗酒致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糖尿病(高血糖状态可损伤神经)、慢性消化道疾病(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等。
(二)中毒因素
包括重金属(铅、汞、砷等)中毒,化学品(呋喃类药物、异烟肼、二硫化碳等)中毒。
(三)感染及感染后
如细菌(麻风杆菌)、病毒(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可损伤神经;部分感染性疾病恢复后可出现神经损伤。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
像格林-巴利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
三、临床表现
(一)感觉障碍
肢体远端对称性出现感觉异常,可表现为疼痛、麻木、过敏、减退等,呈手套、袜套样分布,病情进展时可累及近端肢体。
(二)运动障碍
肢体远端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可出现以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影响肢体运动功能。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肢体末端皮肤菲薄、干燥、出汗异常(多汗或无汗)、指甲粗糙、变色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血压不稳、心率异常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四、诊断
依据详细病史(如营养状况、毒物接触史、感染史等)、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如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见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等)、实验室检查(如血糖、维生素水平检测等)综合诊断。
五、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中毒患者需脱离中毒环境并促进毒物排出;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治疗。
(二)对症支持
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改善神经代谢,缓解症状。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糖尿病患者
需密切监测血糖,严格遵循糖尿病治疗方案,因为高血糖状态持续可加重末梢神经损害,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改善末梢神经炎的重要基础。
(二)儿童
儿童发生末梢神经炎时,应更谨慎评估病因,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排查营养因素等,避免使用可能对神经有损害的药物,且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
(三)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等,发生末梢神经炎时,需综合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在治疗末梢神经炎的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相互影响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用药需更加谨慎,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