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是由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引起,肺炎支原体经飞沫传播致呼吸道感染,人型等经性接触等致泌尿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刺激性干咳等,泌尿生殖道感染有相应症状,诊断靠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治疗用抗生素并非药物干预,儿童需谨慎用药等,孕妇用药需权衡,特殊人群要加强监测。
一、支原体感染的定义
支原体感染是由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支原体为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常见的致病支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可引发呼吸道感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可导致泌尿生殖道感染)。
二、病因与传播
(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因及传播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易感人群吸入含有肺炎支原体的飞沫后,支原体可黏附并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引发呼吸道炎症。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冬季和早春为高发季节。
(二)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病因及传播
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在母婴传播中由母亲传给新生儿。
三、临床表现
(一)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为例)
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乏力、咽痛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
(二)泌尿生殖道感染
女性患者可出现白带增多、尿道灼热感、下腹部不适等;男性患者多有尿道刺痛、少量稀薄分泌物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四、诊断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肺炎支原体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可能轻度增高。
2.病原体检测:包括支原体培养、核酸检测(如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核酸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可快速明确支原体感染。
3.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支原体特异性抗体,如IgM抗体可作为近期感染的指标。
(二)影像学检查
肺炎患者行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间质性炎症或斑片状浸润影等表现。
五、治疗原则
(一)抗生素治疗
1.肺炎支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也可选用四环素类等药物,但需注意儿童用药需遵循儿科安全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
2.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常用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需避免性行为,性伴侣也需同时检查治疗。
(二)非药物干预
无论哪种支原体感染,患者均需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促进身体恢复。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支原体后需谨慎用药,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抗生素,非药物干预如保证充足休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等尤为重要,同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咳嗽、发热等症状是否加重。
(二)孕妇
孕妇感染支原体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抗生素,用药前需咨询医生,综合评估治疗收益与潜在风险。
(三)其他特殊人群
如老年人或合并基础疾病者,感染支原体后病情可能较重,需加强病情监测,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