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晕厥抽搐患者,需立即将其转移至安全场所并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记录发作表现和生命体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救援,常见病因有癫痫、低血糖、心源性因素等,后续患者送医后医生会进行脑电图、血糖、心电图等检查,不同人群检查侧重点不同
一、立即采取的现场处置措施
1.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场所:迅速将晕厥抽搐患者转移到平坦、通风良好的地方,如地板等,避免患者在抽搐过程中受伤,例如撞到桌椅等硬物。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性,移除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
2.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仰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如果患者口腔内有异物,可轻轻清理,但动作要轻柔。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头部的位置,避免颈部弯曲过甚影响呼吸。
二、观察记录相关信息
1.记录发作表现:仔细观察患者晕厥抽搐的具体表现,包括抽搐的部位(是全身性还是局限性)、持续时间等。例如,是四肢抽搐还是仅面部肌肉抽搐,抽搐从开始到结束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抽搐程度相对较急且可能伴有发热等其他表现。
2.监测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简易的监测工具,但如果没有,也要大致判断呼吸是否平稳,脉搏是否有规律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本身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其生命体征的变化可能更为关键。
三、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1.拨打急救电话:在采取初步处置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向急救中心说明患者的大致情况,包括晕厥抽搐的发生情况、持续时间等信息。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告知急救人员孩子的年龄等情况,以便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
2.等待救援过程中的后续观察: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继续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患者再次出现抽搐等情况,要及时向急救人员反馈。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出现突然晕厥抽搐,情况会更为紧急,需要优先确保母婴安全,在等待救援时要尽量让孕妇保持舒适的体位等。
四、可能的病因及后续检查方向
1.常见病因分析
癫痫:如果患者既往有癫痫病史,此次晕厥抽搐可能是癫痫发作。对于儿童癫痫患者,要考虑到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特点以及可能的诱发因素,如发热、睡眠不足等。
低血糖:如果患者长时间未进食等,可能因低血糖导致晕厥抽搐。对于糖尿病患者,要考虑到降糖药物使用不当等可能引起低血糖的情况,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应对低血糖的能力不同,儿童相对更为脆弱。
心源性因素:如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也可能导致晕厥抽搐。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如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脏结构或功能的退变,更容易出现心源性的晕厥抽搐情况。
2.后续检查:患者被送往医院后,医生可能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如脑电图检查以排查癫痫等脑部疾病;血糖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低血糖;心电图检查来评估心脏情况等。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病史的患者,检查的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可能更注重神经系统发育相关检查,而老年人则更关注心血管系统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