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初期女性会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精神神经、泌尿生殖系统、骨骼肌肉及心血管系统等多方面症状,如月经周期不规律、潮热、情绪波动等,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检查,严重时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激素补充治疗等。
一、月经相关症状
绝经初期最常见的是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可出现月经周期延长,如原本28-30天的周期,逐渐变为3-6个月来一次;也可出现周期缩短,月经频发;还可能出现经量的改变,经量可增多或减少,经期持续时间也可能发生变化,有的女性经期会延长,有的则会缩短。这是因为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排卵不规则,导致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引起月经的变化。
二、血管舒缩症状
潮热是绝经初期常见的血管舒缩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短暂的面部和颈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轻者每日发作数次,重者十余次或更多,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这种症状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功能不稳定有关。
三、精神神经症状
部分女性会出现情绪波动,如容易激动、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同时,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这是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影响了神经递质的平衡,进而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雌激素可以调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当雌激素减少时,这些神经递质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上述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
四、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泌尿生殖系统会出现萎缩症状,阴道黏膜变薄、皱襞消失、弹性减退,导致性交疼痛;阴道分泌物减少,易发生阴道干燥;尿道黏膜变薄,括约肌松弛,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盆底组织松弛,可能出现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情况。这是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使泌尿生殖系统的组织发生萎缩性变化。
五、骨骼肌肉症状
绝经初期女性骨代谢出现负平衡,骨量丢失加速,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表现为腰酸背痛,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还可能出现肌肉酸痛,肌肉力量下降,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脊柱等部位的骨折风险增加。这与雌激素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减弱有关,雌激素可以促进钙的沉积,维持骨量。
六、心血管系统症状
绝经后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如血压升高;血脂代谢紊乱,表现为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这是因为雌激素具有改善血脂代谢、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雌激素水平下降后这些保护作用减弱,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对于绝经初期的女性,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以预防骨质疏松;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维持骨骼肌肉健康和心血管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情绪变化;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骨密度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适当的激素补充治疗等,但需严格遵循医学规范和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