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可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也受其他因素诱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细菌可在皮肤受损、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情况下侵入毛囊引发感染;马拉色菌在油脂分泌旺盛部位大量繁殖可致感染;皮肤不清洁、搔抓摩擦刺激、机体免疫力低下等也会诱发毛囊炎
一、细菌感染引发毛囊炎
1.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毛囊炎常见的细菌病原体。皮肤表面通常存在该菌,当皮肤受损时,如搔抓、摩擦等导致皮肤屏障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便容易侵入毛囊引发感染。例如,日常生活中皮肤轻微擦伤后若未及时清洁护理,就可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创造条件。在儿童群体中,由于皮肤较为娇嫩,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细微擦伤,相对而言更易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毛囊炎。而对于一些卫生习惯较差、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人群,也会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导致毛囊炎的风险。
2.表皮葡萄球菌:同样是皮肤表面常见的菌群之一,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皮肤局部环境改变时,表皮葡萄球菌可成为机会致病菌侵入毛囊引起炎症。比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机体免疫功能受到一定影响,皮肤的防御能力降低,就更容易受到表皮葡萄球菌等细菌的侵袭而引发毛囊炎。在女性群体中,若会阴部卫生清洁不到位,局部潮湿环境利于表皮葡萄球菌滋生,也可能导致会阴部毛囊感染引发毛囊炎。
二、真菌感染引起毛囊炎
1.马拉色菌: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在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容易大量繁殖。例如,青春期人群由于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表面油脂增多,为马拉色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容易引发马拉色菌性毛囊炎。肥胖人群由于皮肤褶皱处油脂分泌相对较多,也较易受到马拉色菌感染导致毛囊炎。此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人群,会破坏皮肤正常的菌群平衡,使得马拉色菌过度生长,增加毛囊炎的发生风险。
三、其他因素诱发毛囊炎
1.皮肤不清洁:长期不洗澡、不更换衣物等会导致皮肤表面污垢、油脂、汗液等积聚,堵塞毛囊口,为细菌和真菌的滋生创造条件,进而引发毛囊炎。对于一些体力劳动者,由于出汗较多,如果不能及时清洁皮肤,就很容易出现毛囊炎。在儿童群体中,若家长没有及时给孩子清洁皮肤,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孩子出汗后皮肤污垢堆积,也容易诱发毛囊炎。
2.搔抓、摩擦等刺激:过度搔抓皮肤会损伤皮肤屏障,使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更容易侵入毛囊。比如患有瘙痒性皮肤病的患者,因频繁搔抓皮肤,容易引发毛囊炎。长时间穿紧身不透气的衣物,会不断摩擦皮肤,尤其是摩擦毛囊部位,也会导致毛囊受损,增加毛囊炎的发生几率。例如,一些喜欢穿紧身牛仔裤的人群,腿部毛囊长期受到摩擦,就可能诱发毛囊炎。
3.机体免疫力低下:患有慢性疾病如艾滋病、恶性肿瘤等,或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毛囊炎。老年人由于机体各项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也较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毛囊炎。在女性经期等特殊时期,机体免疫力会有所波动,此时也相对容易出现毛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