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由多种病毒和细菌等引起,诱因多样,症状局限,实验室检查病毒核酸阴性,影像学无异常,病程短预后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经飞沫和接触传播,全人群易感,症状多样,核酸检测阳性,影像学有特征,多数预后良好但特殊人群有差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病史人群需特殊关注。
一、病因方面
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以及细菌等病原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劳累、受凉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因生活方式不同,如儿童可能因与外界接触增多、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易患感冒,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者更易受感冒病原体侵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等,不同年龄人群易感性有所差异,一般全人群普遍易感,有基础病史人群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相对更高。
二、症状表现方面
感冒:症状相对较局限,以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如流涕、鼻塞、咽痛等较为常见,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部分人可能有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感冒时可能胃肠道症状相对突出,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多样,部分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还可能伴有干咳、乏力等,部分人会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特殊症状,一些有基础病史的老年人感染后更易出现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等。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感冒:一般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正常或稍高,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区别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
四、影像学检查方面
感冒:胸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部分患者胸部影像学早期可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五、病程预后方面
感冒:病程一般较短,通常1-2周可自愈,预后良好,不同年龄人群恢复速度有差异,儿童相对恢复可能稍快,但有基础病史儿童也需密切关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多在2-3周恢复,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较长,恢复时间更久,尤其是有基础病史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可能遗留肺纤维化等后遗症影响预后。
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儿童感冒相对常见,需注意观察体温等情况,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适当多饮水、保证休息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儿童患者症状可能相对成人较轻,但也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有基础病史的儿童感染后更应加强护理。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无论是感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都更易出现病情加重情况,感冒时需注意保暖等基础护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要密切关注呼吸、体温等指标,及时就医。
有基础病史人群:此类人群无论是感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都需更加谨慎对待,感冒可能诱发基础病史加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要严格遵医嘱进行健康管理和病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