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有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单肢或偏身无力、感觉异常、言语不利)、视觉相关症状(单眼一过性黑矇、视野缺损)、头晕与平衡障碍,不同人群因年龄、基础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在各症状表现上有差异,需注意鉴别不同情况导致的相应症状。
单肢或偏身无力:这是较为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突然感觉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比如拿东西时容易掉落,行走时步态不稳等。从年龄因素来看,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原因,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现单肢或偏身无力的情况相对较多;而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血管病变风险较高,也更易出现此类症状。在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患有基础疾病的不同性别患者,发病风险可能因各自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等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血管病变风险,进而增加出现单肢或偏身无力等症状的可能性。
感觉异常:可表现为肢体的麻木、刺痛等感觉。例如,患者可能感觉一侧面部、手部或足部有麻木感,就像被轻微电击后那种异样的感觉。对于儿童来说,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对少见,但如果有先天性血管畸形等情况,也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孕妇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血液循环等发生变化,若出现感觉异常需高度警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可能,因为孕期身体的变化可能影响血管状态。
言语不利:患者可能出现说话不清楚、言语含糊的情况,比如想表达某个意思时,词语难以流畅地组织起来,说话含混不清。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出现言语不利等症状时要更加重视,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对于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群,精神因素可能会影响脑血管的调节,从而增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现言语不利的风险。
视觉相关症状:
单眼一过性黑矇:表现为单眼突然发黑,视力短暂丧失,但很快又恢复正常。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眼部血管等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变,发生单眼一过性黑矇的概率相对较高;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患者,血管内斑块等情况可能导致眼部供血短暂中断,从而引发单眼一过性黑矇。
视野缺损:患者可能出现视野范围部分缺失的情况,比如看到的东西不完整,有部分区域看不见。患有偏头痛病史的人群,在偏头痛发作时可能伴随视野缺损等表现,需要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导致的视野缺损相鉴别;对于患有眼部本身疾病同时又有脑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发生视野缺损的风险会增加。
头晕与平衡障碍:
头晕:患者会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摇晃等不适感。年轻人群如果长期熬夜、过度疲劳,可能因身体机能调节紊乱出现头晕等类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的头晕症状,但需注意鉴别;对于患有颈椎病的人群,颈椎病变可能影响椎动脉供血,进而引发头晕,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引起。
平衡障碍: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不稳,容易摔倒。老年人由于平衡感本身随年龄下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现平衡障碍时更易发生意外摔倒;有小脑病变基础病史的人群,出现平衡障碍时要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否影响到小脑相关供血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