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肺真菌感染常见CT表现有曲霉菌感染的晕轮征(免疫抑制患者因血管炎致血管周围出血坏死出现结节或肿块周围磨玻璃影)和空气新月征(曲霉球合并空洞时洞壁与曲霉球间形成新月形空气影,常见于有基础肺部疾病者)、念珠菌感染呈支气管肺炎样改变(免疫力低下人群易现双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伴小结节)、隐球菌感染常为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伴薄壁空洞及轻度炎症反应(有鸽子接触史高危人群需警惕);不同人群真菌肺炎CT表现特点为免疫力低下人群表现不典型、进展迅速易被基础病掩盖,健康人群表现相对局限以结节影等为主需及时诊断治疗。
一、侵袭性肺真菌感染常见CT表现
(一)曲霉菌感染相关CT征象
1.晕轮征: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周围环绕的磨玻璃样密度影,其病理基础是曲霉菌感染引起血管炎,导致血管周围出血、坏死,磨玻璃影区域主要是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常见于免疫抑制患者,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等,此类人群免疫力低下,易受曲霉菌侵袭引发肺部病变。
2.空气新月征:多见于曲霉球合并空洞时,空洞内的曲霉球与洞壁之间形成新月形空气影。这是因为曲霉球在空洞内生长,与洞壁之间存在气体填充,在CT上呈现出典型的新月形改变,常见于有基础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治愈后形成空洞)的患者。
(二)念珠菌感染相关CT表现
念珠菌感染的CT表现多样,常呈支气管肺炎样改变,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伴有小结节影。其病理机制是念珠菌在肺部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肺泡及支气管周围出现炎性渗出、结节形成等。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更易出现,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等,这类人群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念珠菌易在肺部定植引发感染。
(三)隐球菌感染相关CT表现
隐球菌感染的CT表现常为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可伴有空洞形成,周围可有轻度炎症反应。结节或肿块的大小不一,空洞形成多为薄壁空洞,周围炎症反应相对较轻。对于有鸽子接触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出现此类CT表现时需高度警惕隐球菌感染,因为隐球菌常存在于鸽粪等环境中,接触后易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尤其对于免疫力正常但接触相关高危环境的人群,也可能发病。
二、不同人群真菌肺炎CT表现特点
(一)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艾滋病患者,由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肺部真菌感染时CT表现往往不典型,进展迅速,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多叶多段的广泛病变,包括磨玻璃影迅速融合成大片实变影等情况。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患者,其真菌肺炎的CT表现也较为复杂,炎症反应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基础疾病的表现掩盖,需要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健康人群
健康人群感染真菌引起肺炎时,CT表现相对局限,多为单一肺叶或肺段的病变,以结节影、小范围实变影为主,炎症反应相对较轻,患者临床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仍需及时诊断和治疗,因为若不及时干预,病情也可能进展。例如健康人感染肺孢子菌时,可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呈间质性肺炎改变,需要通过病原学检查等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