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者需从隔离与休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发热护理、咳嗽等症状护理)、饮食调整、皮肤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具体为确诊后立即隔离,保证充足休息;发热时优先非药物干预,高热不适可物理降温;咳嗽时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必要时遵医嘱用药;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保证水分摄入;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规范治疗预防并发症。
一、隔离与休息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患者确诊后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一般需要隔离至出疹后5天,如果合并肺炎等并发症,则需延长隔离至出疹后10天。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休息环境应安静、舒适、通风良好,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防止着凉。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其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这有助于身体恢复。
二、对症支持治疗
1.发热护理:如果患者有发热症状,要密切监测体温。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更要谨慎处理发热情况。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如适当减少衣物、多饮水等。如果发热较高且患者出现不适,可考虑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但要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防止引起不良反应。
2.咳嗽等症状护理:若患者有咳嗽症状,可适当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比如使用加湿器。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避免其剧烈咳嗽导致病情加重,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缓解咳嗽的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三、饮食调整
患者应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这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和营养均衡,根据其年龄阶段提供合适的食物,例如婴儿患者如果是母乳喂养,要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可适当增加喂哺次数;添加辅食的儿童患者,要避免添加新的难以消化的辅食。
四、皮肤护理
麻疹患者会出现皮疹,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继发感染。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对于儿童患者,要定期修剪指甲,防止其搔抓皮疹导致皮肤损伤。如果皮疹出现瘙痒等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温和的外用药物缓解症状,但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及家属要密切观察病情,如体温变化、皮疹变化、咳嗽程度、呼吸情况等。如果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绀、抽搐、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就医,因为这些可能是麻疹合并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的表现,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更要加强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
六、预防并发症
麻疹可能会引发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为了预防并发症,患者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和身体状况,适当进行一些增强免疫力的措施,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