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囊肿因腺管开口阻塞分泌物积聚形成,囊肿小无症状,大时外阴坠胀,可通过妇科检查等诊断,小无症状可观察,大或有症状可行造口术等;前庭大腺脓肿因细菌感染致腺管阻塞脓液积聚,发病急,有红肿热痛等表现,可据表现等诊断,发作时卧床清洁等,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不同人群患病及治疗有差异,如年轻女性等患病风险不同,生活方式等影响患病,有病史者需更注意,特殊人群治疗需考虑特殊情况。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1.前庭大腺囊肿:是因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多由前庭大腺炎急性期后,腺管瘢痕阻塞,分泌物引流不畅,潴留形成囊肿;也可由前庭大腺管先天性狭窄或闭锁,致使分泌物排出障碍而形成囊肿。一般呈缓慢增大,囊肿小且无感染时,患者可无自觉症状,往往于妇科检查时被发现。
2.前庭大腺脓肿:主要是前庭大腺被细菌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炎症,炎症发作时腺管开口被炎症分泌物阻塞,脓液不能外流、积聚而形成脓肿。多为单侧发病,患者常有外阴坠胀感或剧痛,检查见患侧外阴红肿,可触及硬块,有明显压痛,脓肿形成时触之有波动感。
二、临床表现差异
1.前庭大腺囊肿:囊肿较小者多无症状,囊肿较大时,患者可感到外阴坠胀或有性交不适。检查见外阴部有大小不一的囊性肿物,多呈椭圆形,可单侧或双侧发生,与皮肤无粘连,囊壁较薄,活动度好。
2.前庭大腺脓肿:发病多较急,患侧外阴部肿胀疼痛,行走不便,病情严重时,脓肿可自行破溃,若破口大,可自行引流,症状缓解;若破口小,引流不畅,则病情易反复。检查可见患侧外阴红肿,触及硬性包块,有明显压痛,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
三、诊断方法区别
1.前庭大腺囊肿:主要通过妇科检查即可初步诊断,结合病史,一般不难鉴别。对于较大的囊肿,必要时可进行B超检查,以明确囊肿的大小、位置等情况。
2.前庭大腺脓肿: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外阴部的红肿热痛及波动感等即可初步诊断,同时可进行脓肿穿刺,若抽出脓液则可确诊。
四、治疗原则不同
1.前庭大腺囊肿: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囊肿,可定期观察;若囊肿较大或有症状,可考虑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该手术方法简单,损伤小,能保留前庭大腺的功能。对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造口术者,也可考虑行囊肿切除术,但术后可能会影响前庭大腺的功能。
2.前庭大腺脓肿:急性炎症发作时需卧床休息,保持局部清洁。可根据病原体选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可进行局部热敷或坐浴。当脓肿形成时,需行切开引流术,切开后应放置引流条,定期换药,以保证引流通畅,促进炎症消退。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患病及治疗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年轻女性由于性生活相对活跃等因素,前庭大腺炎及脓肿的发生风险可能相对较高;而老年女性由于局部抵抗力下降等原因,也可能出现相关问题。在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对于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如曾有前庭大腺炎发作史者,再次发作的可能性相对较高,需更加注意外阴的护理及健康监测。特殊人群如孕妇等,在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