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非特异性炎症,由病原体感染、理化刺激等引发,病因含病原体感染、长期吸烟等,急性发作时咳嗽等全身症状轻,慢性者长期反复咳嗽等,影像学急性期可无异常,慢性期肺纹理增粗等,治疗以对症为主;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与遗传相关,诱因有接触变应原等,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喘息等,发作时胸部X线过度通气,缓解期多无异常,需长期抗炎等治疗,儿童哮喘要避过敏原等,老年哮喘关注基础病,老年气管炎易并发慢阻肺需防感染等。
一、定义差异
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多由病原体感染(如病毒、细菌)、理化刺激(如冷空气、粉尘)等引发;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特征为气道高反应性与可逆性气流受限,常因接触变应原(如花粉、宠物毛发)、呼吸道感染等诱发。
二、病因区别
气管炎:主要病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如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等)、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过敏因素(如对某些化学物质过敏)等,理化刺激(如吸入刺激性气体)也可直接损伤气道黏膜引发炎症。
哮喘: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接触变应原(如屋尘螨、霉菌)、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感染)、剧烈运动、气候变化等是常见诱因,部分患者可能因情绪波动诱发发作。
三、症状表现不同
气管炎:急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咳嗽,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咳少量黏液性痰,伴有喘息时可出现气短,全身症状较轻,如无并发症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慢性气管炎患者常有长期反复咳嗽、咳痰,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
哮喘: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缓解期可无明显症状,但气道高反应性仍存在,部分患者仅表现为顽固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
四、影像学特征有别
气管炎:急性期胸部X线或CT检查可无明显异常,慢性期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肺部炎症浸润影。
哮喘:发作时胸部X线可见过度通气征,表现为两肺透亮度增加;缓解期胸部影像学多无明显异常,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肺气肿等改变。
五、治疗原则差异
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控制感染(如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止咳祛痰(如使用氨溴索等)、平喘(如喘息明显时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同时需避免接触刺激因素。
哮喘:需长期抗炎治疗,常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控制气道炎症,发作时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缓解症状,需避免接触变应原并定期监测肺功能以调整治疗方案。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哮喘需格外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宠物、花粉),及时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儿童气管炎应注意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被动吸烟,婴幼儿患病时需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呼吸衰竭。
老年人:老年哮喘患者要关注基础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对病情的影响,用药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老年气管炎患者易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以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