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初期有多种症状,包括持续性下腹部疼痛且活动或性交后可能加重、阴道分泌物量增多且性状异常(如脓性)、部分患者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改变以及泌尿系统的尿频尿急等症状。
一、下腹部疼痛
1.疼痛特点:多为持续性下腹部疼痛,活动或性交后疼痛可能加重。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例如年轻女性可能因盆腔炎初期炎症刺激盆腔组织,引起下腹坠胀样疼痛;而有既往妇科病史的女性,可能因炎症复发导致疼痛更为敏感。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可能使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炎症引起的下腹疼痛不适。
2.疼痛程度:程度可轻可重,部分患者为轻度隐痛,部分患者疼痛较为明显,甚至影响日常活动。
二、阴道分泌物异常
1.分泌物量:阴道分泌物增多,与正常情况下的白带量相比明显增加。不同性别在生理结构上有差异,女性阴道本身的自净功能受炎症影响,导致分泌物量异常增多。年龄方面,青春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若发生盆腔炎初期,阴道分泌物增多的表现可能更易被忽视,因为青春期白带量本身也会有一定波动,但炎症引起的增多会有质的不同。
2.分泌物性状:可表现为脓性分泌物,颜色发黄、发绿等。这是因为炎症导致阴道和宫颈的腺体分泌异常,白细胞等炎性细胞渗出,使分泌物性状改变。例如,急性盆腔炎初期可能出现黄色脓性白带,而慢性盆腔炎初期可能分泌物性状相对较复杂,可能伴有异味等情况。
三、发热
1.发热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可在37.5℃-38℃左右,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中度发热。年龄较小的儿童若发生盆腔炎初期,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精神状态不佳、哭闹等;而成年女性发热时一般能较明确感知体温升高。生活方式中,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者)发生盆腔炎初期时,更容易出现发热症状,且发热可能相对更难消退。
四、月经异常
1.月经周期改变: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对于有正常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盆腔炎初期炎症影响盆腔内环境,可能干扰内分泌调节,导致月经周期发生变化。例如原本月经周期为28-30天的女性,可能变为25天或35天左右。
2.月经量改变:月经量可能增多或减少。炎症刺激子宫内膜等组织,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增生和脱落,从而导致月经量异常。如月经量较以往增多,可能是子宫内膜受炎症影响,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等原因导致;而月经量减少可能是炎症影响了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雌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子宫内膜增生。
五、泌尿系统症状
1.尿频:炎症刺激膀胱,可出现尿频症状,即排尿次数增多。不同年龄人群表现不同,儿童发生盆腔炎初期时,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而出现频繁去厕所的行为,但可能被家长误认为是玩耍习惯改变等;成年女性则能明确感觉到排尿次数较平时增加。生活方式中,饮水量正常情况下出现尿频,需考虑盆腔炎初期炎症累及膀胱的可能。
2.尿急:有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膀胱黏膜,使其敏感性增高,导致尿急症状出现。无论是年轻女性还是中老年女性,若出现尿急伴其他盆腔炎初期症状,都应考虑盆腔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