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可患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等癣类疾病,头癣分黄癣、白癣、黑点癣,体癣股癣有不同感染及表现,手癣足癣有各自特点,甲癣有甲板相关症状及影响。
一、头癣
头癣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癣类疾病,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引起,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
黄癣:病原菌为许兰毛癣菌,典型损害为碟形硫磺色黄癣痂,中心有毛发贯穿,去除黄癣痂后可见潮红糜烂面,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毛发永久性脱落。黄癣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患者或污染物传播,儿童因头皮皮肤较稚嫩,且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易感染黄癣。
白癣:致病菌主要是犬小孢子菌,多由接触患癣的猫、狗等动物而感染,儿童是高发人群。典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鳞屑性斑片,病发干枯无光泽,常在距头皮0.3-0.8cm处折断,外围有白色菌鞘。白癣有自愈倾向,到青春期可因机体免疫力增强而自愈,但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头皮健康及外观。
黑点癣:病原菌主要为紫色毛癣菌或断发毛癣菌,损害初期为散在的小片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留下残根在毛囊口处呈黑点状,此型损害较小,数目较多,但炎症反应不明显。黑点癣病程慢性,可迁延数年不愈,对儿童头皮及毛发的影响相对持续较久。
二、体癣和股癣
体癣是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的平滑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则是发生于腹股沟、会阴部和肛周的皮肤癣菌感染,儿童也可罹患。
体癣:多由直接接触患者、患癣动物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儿童活动范围广,与外界接触机会多,若皮肤有微小破损,就易感染。体癣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红斑,边缘隆起,中心消退,伴有脱屑,炎症明显时可有丘疹、水疱。不同病原菌引起的体癣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特征为边界清楚的环状损害。
股癣:儿童股癣多与局部多汗、潮湿及不注意卫生等因素有关,也可由接触感染源引起。股癣好发于腹股沟部位,单侧或双侧发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有脱屑,常向上蔓延至下腹部,向后累及臀部,瘙痒明显,儿童因搔抓等可能会导致皮疹扩散或加重炎症反应。
三、手癣和足癣
儿童手癣和足癣相对成人少见,但也可发生,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手部或足部皮肤引起。
手癣:多因接触患癣的手或其他部位而感染,儿童可能因与患癣者玩耍等接触而患病。手癣可表现为水疱、脱屑、角化过度等,常单侧发病,逐渐累及对侧,水疱干涸后会出现脱屑,皮肤粗糙增厚。
足癣:与足部多汗、穿不透气的鞋子等因素有关,儿童足部汗腺发育相对不完善,但如运动后脚部出汗未及时清洁,也易引发足癣。足癣可分为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角化过度型,水疱型表现为足底或侧缘成群或散在的小水疱;间擦糜烂型好发于趾间,皮肤浸渍发白,除去白皮后为糜烂面,常有异味;角化过度型表现为足部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
四、甲癣
甲癣是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儿童甲癣相对少见,但也有发生,多由其他部位的癣病传播而来。甲癣可导致甲板变色、增厚、粗糙、凹凸不平、易碎等,影响指甲的外观和功能,儿童的指甲生长相关情况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如可能导致指甲生长缓慢或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