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过敏是机体接触或吸入真菌相关物质后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免疫反应,过敏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常见真菌如曲霉属等,发病机制是抗原呈递激活Th2分泌细胞因子使机体致敏再接触触发介质释放致过敏,临床表现有呼吸道、皮肤、眼部症状且儿童等有特点,诊断通过病史采集、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特殊人群中儿童需保持家居干燥等,有基础疾病等人群要避免接触真菌等。
一、定义
对真菌过敏是指机体接触或吸入真菌相关物质(如真菌孢子、菌丝等)后,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免疫反应的一种过敏状态。当人体再次接触相同真菌抗原时,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一系列过敏相关病理生理过程。
二、过敏原来源
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常见易引发过敏的真菌包括曲霉属(如烟曲霉)、青霉属(如展开青霉)、交链孢霉属等。其生存环境多样,如土壤、腐烂植物、潮湿的家居环境(如发霉的墙壁、家具、衣物等)、潮湿的草地或森林等区域均可能存在大量真菌。
三、发病机制
当真菌相关抗原初次进入机体,免疫系统中的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激活辅助性T细胞(Th2),Th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使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IgE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真菌抗原时,抗原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结合,触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介质,这些介质作用于靶器官,导致过敏反应发生。
四、临床表现差异及人群特点
呼吸道症状:常见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喘息等,儿童由于呼吸道黏膜娇嫩且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接触真菌后更易出现呼吸道过敏表现,如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需警惕发展为哮喘的可能。
皮肤症状:可出现皮疹、瘙痒、湿疹样改变等,特应性体质人群(如有家族过敏史者)皮肤过敏反应更易发生,儿童皮肤薄嫩,接触真菌后皮肤过敏症状可能更明显。
眼部症状:眼痒、流泪、结膜充血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出现,但儿童因好奇易用手揉眼,可能加重眼部不适及过敏表现。
五、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接触真菌环境(如近期是否居住在潮湿环境、有无接触发霉物品等)及过敏症状出现的时间、表现等,了解年龄、既往过敏史等情况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儿童需关注其生活环境中真菌暴露情况。
皮肤点刺试验:通过皮肤点刺常见真菌过敏原,观察皮肤反应判断是否过敏,儿童进行该检查时需由专业人员操作,确保安全。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真菌过敏原的IgE水平,辅助诊断过敏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血清标本采集要求及检测结果解读需综合考虑年龄因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且活动范围广,易接触真菌污染环境,需家长保持家居干燥通风,减少儿童在潮湿草地、腐烂植物堆积处等真菌易滋生场所的活动,降低真菌接触风险,若出现过敏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哮喘患者接触真菌易诱发哮喘发作,需严格避免接触真菌,定期清洁居住环境,维持室内真菌浓度在低水平;过敏体质人群需更细致排查生活中真菌暴露源,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减少吸入真菌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