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多在排卵期或早孕期,积液少,一般无明显不适,可自行吸收;病理性有腹痛、腰骶部酸痛、月经紊乱、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育龄女性可能影响受孕,老年女性需警惕恶性肿瘤,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及有不洁性生活史人群易患病理性盆腔积液
一、生理性盆腔积液症状
(一)一般情况
生理性盆腔积液多发生在女性排卵期或早孕期,通常积液量较少,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部分女性可能仅感觉下腹部轻微坠胀,这是因为排卵期卵泡破裂,少量卵泡液会积聚在盆腔最低处(子宫直肠陷凹),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对身体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可自行吸收。
(二)不同年龄及生活方式影响
对于育龄期女性,排卵期出现的生理性盆腔积液是正常的生理过程,生活方式一般不会对此产生实质影响,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内分泌平衡,间接利于盆腔积液的正常代谢;对于孕期女性,早孕期的生理性盆腔积液也是正常的,年龄因素主要是不同年龄段女性的身体机能略有差异,但孕期的生理性盆腔积液一般都属于正常生理表现,注意定期产检观察积液变化即可。
二、病理性盆腔积液症状
(一)腹痛
患者可出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疼痛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病情较轻时可能仅为隐痛,病情较重时可为剧烈疼痛,且疼痛可在劳累、性交后或月经前后加重。例如盆腔炎导致的病理性盆腔积液,炎症刺激盆腔组织会引起腹痛,这是因为炎症会使盆腔组织充血、水肿,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导致疼痛。
(二)腰骶部酸痛
患者常感觉腰骶部有酸痛感,这是由于盆腔内的炎症或其他病理性因素刺激,导致腰骶部的神经受到牵涉。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盆腔积液,异位的内膜组织会刺激盆腔周围组织,进而牵涉到腰骶部出现酸痛。
(三)月经紊乱
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周期改变,如月经提前或推迟,月经量也可能发生变化,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减少。这是因为盆腔内的病变影响了生殖系统的内分泌调节,例如盆腔的炎症波及到子宫附件,影响了卵巢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月经紊乱。
(四)阴道分泌物增多
患者阴道分泌物会明显增多,质地可能变得黏稠,颜色也可能发生改变,如呈黄色、绿色等。这是因为病理性盆腔积液往往是由炎症等因素引起,炎症刺激会导致阴道和宫颈的腺体分泌增加,从而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的情况。
(五)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育龄女性:除上述一般症状外,若盆腔积液是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引起,可能会影响受孕,导致不孕不育的发生风险增加。因为盆腔炎可能会引起输卵管粘连、堵塞,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及运输;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会破坏盆腔内的正常结构,影响受孕环境。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出现病理性盆腔积液时,需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因为老年女性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盆腔内的肿瘤可能会导致渗出增加,形成盆腔积液,同时还可能伴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盆腔血液循环不畅,更容易发生盆腔炎性疾病,从而增加病理性盆腔积液的发生几率;而有不洁性生活史的人群,感染病原体的风险较高,也容易引发盆腔炎症导致盆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