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价肺炎疫苗接种有基础免疫程序,婴儿不同月龄接种剂次和间隔不同,儿童2-5岁未接种过的建议接种1剂;早产儿按矫正月龄安排接种;有基础疾病儿童需医生评估,稳定期可按程序接种,发作期暂缓;接种有一般禁忌,常见轻微不良反应多可自行缓解,严重需就医。
一、基础免疫程序
(一)婴儿接种时间
1.2-6月龄婴儿:十三价肺炎疫苗基础免疫通常建议在2月龄、4月龄、6月龄分别进行第1、2、3剂接种,每剂之间间隔4-8周。这是基于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按照此程序接种能较好地激发婴儿机体的免疫应答,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例如多项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表明,按照2、4、6月龄的程序接种后,婴儿对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保护效果显著提升。
2.7-11月龄婴儿:对于7-11月龄尚未接种或仅接种1剂次的婴儿,建议接种2剂,间隔至少1个月。因为这个阶段的婴儿免疫系统发育相对2-6月龄有一定变化,通过2剂间隔至少1个月的接种程序,也能有效诱导免疫保护。
3.12-23月龄婴儿:12-23月龄的婴儿若尚未接种,建议接种1剂。此时婴儿的免疫系统已经有一定基础,1剂接种可以起到补充免疫保护的作用。
(二)儿童接种时间
1.2-5岁儿童:2-5岁未接种过十三价肺炎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这是因为该年龄段儿童仍有感染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风险,接种1剂可以进一步加强免疫保护。
二、特殊人群情况
(一)早产儿
早产儿接种十三价肺炎疫苗时,需根据矫正月龄来安排接种时间。矫正月龄=实际月龄-(40-出生孕周)/4。一般来说,当矫正月龄达到2月龄时,就可以开始按照基础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如矫正月龄2-6月龄的早产儿按照2、4、6月龄程序接种,矫正月龄7-11月龄的按照2剂程序接种等。这是由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发育较足月儿相对滞后,需要根据矫正月龄来准确把握接种时机,以保证免疫效果,临床研究表明按照矫正月龄合理接种能使早产儿获得与足月儿相近的免疫保护水平。
(二)有基础疾病的儿童
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的儿童,在接种十三价肺炎疫苗前,需要由医生评估其身体状况。如果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一般可以按照正常的接种程序进行接种。因为临床研究显示,在基础疾病稳定时接种十三价肺炎疫苗,不会导致基础疾病的加重,同时能够有效预防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但如果基础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则需要暂缓接种,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接种,避免在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接种疫苗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接种注意事项
(一)一般禁忌
对十三价肺炎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例如对疫苗中的某些蛋白质成分过敏的儿童就不能接种该疫苗。在接种前,医护人员会详细询问儿童的过敏史等情况,以确保接种安全。
(二)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
接种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发热等一般轻微不良反应。一般这些不良反应会在1-3天内自行缓解。对于发热的儿童,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以通过适当多饮水、松散衣物等物理降温方式处理;如果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但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低,大量临床观察显示大部分儿童接种后能良好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