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患有前列腺增生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关注症状表现,包括排尿异常(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潴留等)、血尿、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尿痛、发热、寒战等);二是结合自身情况,如年龄(50岁以上高发)、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等不良方式增加发病几率)、病史(有泌尿系统疾病或慢性疾病史发病可能性大);三是进行相关检查,如直肠指诊、超声检查、尿流率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此外,特殊人群如老年男性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有药物过敏史患者用药前要告知医生。
一、关注症状表现
1.排尿异常:尿频是前列腺增生早期常见症状,尤其是夜尿次数增多,从原本不起夜或1次,增加到23次甚至更多。尿急表现为有强烈的尿意,往往迫不及待需要排尿。排尿困难,开始时可能是排尿等待,即站在马桶前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尿出;随着病情发展,尿线变细,射程变短,尿滴沥,严重时会出现尿潴留,无法自行排尿。
2.血尿:少数情况下,增生的前列腺表面血管破裂会引起血尿,尿液可呈淡红色或洗肉水样。
3.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如果前列腺增生导致尿路梗阻,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痛、发热、寒战等症状。
二、结合自身情况
1.年龄因素:前列腺增生好发于中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逐渐增加。50岁以上男性是高发人群,年龄越大,前列腺增生的可能性越高。
2.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酗酒、长期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发病几率。如办公室职员、司机等职业人群,由于长时间坐着,会使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影响其正常代谢,增加患病风险。
3.病史:既往有前列腺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史的男性,前列腺组织可能受到一定损伤,发生增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身体代谢和血液循环可能存在异常,也会对前列腺健康产生影响。
三、进行相关检查
1.直肠指诊:医生通过直肠触摸前列腺,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形态、质地、有无结节等情况。正常前列腺如栗子大小,表面光滑,质地中等。如果前列腺增大,质地变硬,表面不光滑,可能提示前列腺增生。
2.超声检查:包括经腹部超声和经直肠超声。经腹部超声可以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以及膀胱内的情况,如有无残余尿等。经直肠超声能更清晰地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对于诊断前列腺增生更为准确。
3.尿流率检查:可以检测单位时间内的排尿量,评估排尿功能。如果最大尿流率低于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排尿梗阻,有助于判断前列腺增生对排尿的影响程度。
4.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质,血液中PSA水平升高可能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等有关。检测PSA主要是为了排除前列腺癌,因为前列腺癌也可能有类似前列腺增生的症状,通过PSA检查进行初步筛查。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老年男性身体机能下降,在出现疑似前列腺增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因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肾功能损害等。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身体的整体状况。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前,务必告知医生,以免发生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