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是由致病因素刺激胸膜引发的炎症,病因包括感染和非感染因素,临床表现有胸痛、咳嗽等,诊断靠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分针对病因和对症支持,不同特殊人群有注意事项,可通过增强体质等方式预防。
一、胸膜炎的定义与病因
胸膜炎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称“肋膜炎”。其病因多样,感染因素如病毒(如流感病毒等)、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等)感染是常见原因;非感染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创伤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患病病因可能有差异,例如儿童可能因病毒感染更易患胸膜炎,而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相关的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增加患病风险。
二、胸膜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牵拉痛,疼痛随呼吸或咳嗽加重;还可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发热程度因病因不同而异,感染性胸膜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可能因生活习惯影响病情表现,例如长期吸烟的胸膜炎患者可能咳嗽症状相对更明显。
三、胸膜炎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胸腔积液等情况,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胸膜病变、胸腔积液的量和范围等,有助于明确胸膜炎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了解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情况,若白细胞升高提示可能有感染;结核菌素试验等有助于排查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检查可通过分析积液的性质、细胞成分等明确胸膜炎的病因,如结核性胸膜炎的积液常为渗出液,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等。
四、胸膜炎的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
感染性胸膜炎:若为细菌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若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需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
非感染性胸膜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胸膜炎需针对自身免疫病进行相应治疗;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所致的胸膜炎则需根据肿瘤情况进行抗肿瘤相关治疗等。
2.对症支持治疗
胸腔积液处理:若胸腔积液量较多,引起明显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操作,以缓解症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胸膜炎时,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药需特别谨慎,优先考虑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2.老年人:老年人患胸膜炎时,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药物选择要兼顾胸膜炎治疗和基础疾病控制,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胸膜炎时,治疗需非常谨慎,药物选择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六、胸膜炎的预防
1.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性胸膜炎等。
2.避免接触危险因素:对于有接触结核患者等感染源风险的人群,需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胸部创伤等情况的发生,减少非感染性胸膜炎的发生风险。
3.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积极控制病情,减少胸膜炎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