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会引发多种症状。月经方面,经量增多常见于肌壁间及黏膜下肌瘤,还会致月经周期缩短;腹部可触及较大肌瘤形成的包块;黏膜下肌瘤等会使白带增多;肌瘤压迫膀胱致尿频尿急等,压迫直肠致便秘;一般有下腹坠胀等,肌瘤红色变性时出现急性腹痛伴发热。不同年龄女性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也会对症状产生影响。
一、月经改变
1.经量增多: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多见于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例如,研究发现约2/3的患者会出现经量增多的情况,经量可较以往增加1倍以上,长期经量增多可导致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不同年龄的女性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轻女性可能因经量过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而接近绝经年龄的女性可能因肌瘤导致月经紊乱进一步加重。
2.月经周期缩短:黏膜下肌瘤可使月经周期明显缩短,原本28-30天的周期可能变为20天左右,且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情况更为显著。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影响内分泌,进而加重月经周期改变的情况,对于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应尽量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
二、腹部包块
1.可触及包块:当肌瘤较大时,患者可自觉腹部有包块,尤其是清晨膀胱充盈时,子宫增大,包块更易触及。包块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不同年龄的女性,肌瘤生长速度可能不同,年轻女性肌瘤生长相对活跃,腹部包块可能较快增大;而绝经后女性肌瘤多逐渐萎缩,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因其他因素导致包块增大。生活方式中,过度肥胖可能影响腹部包块的察觉,因为脂肪层厚可能掩盖包块,所以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应保持合理体重。
三、白带增多
1.白带异常:黏膜下肌瘤表面易感染、坏死,产生大量脓性白带或血性白带,伴有异味。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也可导致白带增多。年龄方面,育龄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相对活跃,白带增多的情况可能更易受肌瘤影响;生活方式上,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可能加重白带增多引起的不适,所以应保持外阴清洁。
四、压迫症状
1.压迫膀胱: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较大的肌瘤压迫膀胱还可导致排尿困难,尤其在夜间,影响睡眠质量。不同年龄女性对压迫症状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女性可能因基础疾病较多,对尿频、尿急等症状的耐受性较差;生活方式中,饮水过多可能加重尿频症状,所以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应适当控制饮水量。
2.压迫直肠:肌瘤向两侧生长压迫直肠时,可引起便秘。绝经后女性由于肠道功能本身可能有所减退,肌瘤压迫直肠导致的便秘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应注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来缓解便秘。
五、疼痛
1.下腹坠胀、腰酸背痛: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患者无腹痛,常有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症状,经期加重。这是由于肌瘤增大牵拉子宫韧带或盆腔充血等原因引起。年龄较小的女性可能对疼痛的感知相对敏感,生活方式中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能加重腰酸背痛的症状,应注意适当活动。
2.急性腹痛:当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时,可出现急性腹痛,伴有发热。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年轻女性在孕期患有子宫肌瘤时需格外关注,因为红色变性可能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