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症状因梗塞部位、面积等而异,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言语功能障碍;有脑部缺血缺氧相关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意识障碍;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一侧肢体(如上肢或下肢)无力或活动不灵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例如,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持物、行走,严重时可能完全不能活动。这是因为脑梗塞影响了支配肢体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导致相应肢体的运动功能受损。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由于本身可能存在肌肉力量下降等基础情况,脑梗塞引起的运动障碍可能更容易被察觉且恢复相对较慢;而对于年轻人,若发生脑梗塞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往往提示梗塞部位关键且病情相对较重。
感觉障碍:可表现为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这是由于脑部感觉中枢或传导感觉的神经纤维受损,影响了对感觉信号的接收和传导。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周围神经病变,若发生脑梗塞导致感觉障碍,需要更仔细地评估和处理,因为原有基础病可能会加重感觉异常的程度和恢复难度。
言语功能障碍:如果梗塞部位影响到语言中枢,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利,表现为说话不清、不能流利表达自己的意思,严重时可能完全不能说话(失语)。不同类型的言语障碍反映了不同的语言中枢受损情况,如运动性失语主要表现为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无法准确表达;感觉性失语则是能说话但内容混乱,不能理解他人言语等。在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发生脑梗塞导致言语功能障碍的风险相对较高,且恢复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语言康复训练。
脑部缺血缺氧相关症状
头痛:部分脑梗塞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可能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力变化或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可能是轻微的胀痛,有的则较为剧烈。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脑梗塞合并头痛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血压波动可能会加重头痛症状,同时也可能影响脑梗塞的病情发展。
头晕:患者常感觉头晕、眩晕,平衡感失调,行走时可能有不稳的感觉。这是因为脑梗塞影响了脑部维持平衡的相关结构和神经通路。在老年人中,本身平衡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发生脑梗塞后头晕症状可能会更明显,需要注意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
意识障碍:严重的脑梗塞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由于大面积脑梗塞或梗塞部位关键,导致脑部广泛缺血缺氧,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并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同时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
其他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这可能与脑梗塞引起的颅内压升高有关,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导致恶心、呕吐。对于患有脑梗塞的患者,尤其是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要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状等情况,同时要警惕是否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等其他问题。
视力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视力方面的问题,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视觉的区域受到影响。例如,双侧枕叶梗塞可能导致皮质盲,表现为双眼视力丧失,但眼底检查正常。在有眼部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发生脑梗塞出现视力障碍时,需要综合评估眼部和脑部的情况,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