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月经改变(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缩短)、腹部包块(质地与大小随肌瘤增大变化及伴随压迫等症状)、压迫症状(压迫膀胱致尿频尿急、压迫直肠致便秘)、疼痛(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经期加重及蒂扭转时急性剧痛)、白带增多(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等致增多)、不孕或流产(影响受精卵着床或致早期流产等)。
一、月经改变
1.经量增多:这是子宫肌瘤较常见的症状,多见于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研究表明,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有的患者可超过100ml,长期经量增多可引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对于育龄女性,长期经量增多可能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育功能;对于围绝经期女性,可能掩盖其他更严重的妇科疾病。
2.月经周期缩短:肌瘤可能影响子宫的正常节律,导致月经周期提前,比如原本28-30天的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频繁的月经来潮会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尤其是在工作、运动等方面需要频繁更换卫生用品。
二、腹部包块
1.质地与大小:当肌瘤较小时,腹部可能无法触及包块,随着肌瘤增大,可在腹部摸到质地较硬的包块,尤其是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子宫位置相对下移,更易摸到。对于肥胖女性,可能需要更仔细地触诊才能发现包块,而身材较瘦的女性可能更早察觉到腹部包块的存在。
2.伴随症状:较大的腹部包块可能会引起压迫症状,如压迫膀胱时出现尿频,压迫直肠时出现便秘等。对于妊娠期女性合并子宫肌瘤,腹部包块的增大可能会影响妊娠过程,增加早产、胎位异常等风险。
三、压迫症状
1.压迫膀胱:表现为尿频、尿急,肌瘤较大时可压迫膀胱,使膀胱的有效容量减少,从而出现频繁的排尿感。对于老年女性,本身可能存在膀胱功能减退,合并子宫肌瘤的压迫症状可能会加重其排尿困难,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2.压迫直肠:可引起便秘,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压迫直肠时,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导致排便不畅。对于长期便秘的女性,合并子宫肌瘤时需要考虑肌瘤对肠道的压迫因素,避免误诊为单纯的便秘而延误肌瘤的诊治。
四、疼痛
1.下腹坠胀、腰酸背痛:一般为肌瘤牵拉子宫韧带、压迫周围组织所致,常在经期加重。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女性,本身就可能存在腰部不适,合并子宫肌瘤时这种坠胀感和腰酸背痛可能会被放大,影响其工作耐力和生活质量。
2.急性腹痛: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剧烈腹痛,需要紧急处理。这种情况在妊娠期女性中也可能发生,由于孕期子宫位置的改变,肌瘤蒂扭转的风险可能增加,需要密切观察。
五、白带增多
1.原因及表现:子宫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加上盆腔充血,导致白带增多。有的患者白带呈脓性,伴有异味。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白带增多可能会引起外阴瘙痒等不适,增加阴道炎的发生几率,需要注意个人卫生护理。
六、不孕或流产
1.对生育的影响:黏膜下肌瘤可影响受精卵着床,肌壁间肌瘤过大可妨碍受精卵着床或导致早期流产。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子宫肌瘤可能成为怀孕的障碍,需要根据肌瘤的情况评估妊娠风险,必要时可能需要先进行肌瘤治疗再考虑受孕。在妊娠期,子宫肌瘤可能会随着子宫的增大而发生变化,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需要加强孕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