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病史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临床表现有长期反复逐渐加重咳嗽、咳痰,部分有喘息气急,病史有长期吸烟等有害因素接触或反复呼吸道感染史,相关检查包括影像学可见肺纹理改变,肺功能检查可发现气流受限等,且需排除其他有类似症状疾病,要综合不同人群具体情况全面分析。
一、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病史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一)临床表现特点
1.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白天较轻,晚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咳嗽的严重程度因病情而异,病情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夏秋季节缓解;病情重者四季均有咳嗽,甚至终年不愈。例如,部分患者常年咳嗽,冬季寒冷季节或受凉后咳嗽加剧。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晨起较多,常因黏稠而不易咳出。在急性发作期,咳嗽加剧,并出现黏液脓性或脓性痰。痰量增多,偶可带血。不同患者咳痰情况有差异,一些患者痰量相对较少,而病情较重者痰量明显增多。
3.喘息或气急:部分患者可出现喘息,这是由于支气管痉挛或伴有哮喘发作导致。早期多无气急现象,当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时,可逐渐出现轻重程度不同的气急,活动后明显。例如,病情严重者在轻微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急。
(二)病史方面
有长期吸烟史,或长期接触职业粉尘、化学物质、空气污染等有害因素,或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等。长期吸烟的人群患慢性支气管炎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黏膜,导致气道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炎症反应。长期接触职业粉尘的工人,如煤矿工人、纺织工人等,由于吸入大量粉尘,可刺激气道,增加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几率。
(三)相关检查支持
1.影像学检查:早期X线胸片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这是因为支气管管壁增厚、周围有炎症浸润等改变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在急性发作期,可出现肺纹理加重等情况,但需与其他肺部疾病相鉴别。
2.肺功能检查:在缓解期,肺功能检查可无明显异常。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时,肺功能检查可见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FVC)减少,低于70%;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流速-容量曲线可见明显降低。肺功能检查对于判断气流受限及其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明确慢性支气管炎是否合并有阻塞性肺气肿以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时,要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综合征等疾患。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如吸烟情况)及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在诊断时都要综合考虑其具体情况,全面分析临床表现、病史及检查结果,以确保准确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例如,对于老年女性患者,有长期吸烟史且反复咳嗽咳痰,在诊断时要仔细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对于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男性患者,诊断时要重点考虑职业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并结合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