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指腋下体温37.3℃~38℃,有躯体感觉如轻微发热、乏力等,局部表现如头晕等,伴随症状因病因不同而异,非药物干预包括保证休息睡眠、用32℃~34℃温毛巾擦大血管部位物理降温、多饮温开水、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儿童低烧物理降温禁用酒精擦浴需温和且监测,孕妇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低烧要重视排查严重疾病,低烧伴明显不适等可考虑用对乙酰氨基酚,儿童避用阿司匹林,感染因素需遵医嘱用抗感染药。
一、低烧的症状
低烧指腋下体温范围为37.3℃~38℃,常见症状包括:1.躯体感觉:自觉有轻微发热感,部分人群可伴身体乏力、倦怠,活动后乏力感可能加重;2.局部表现:可能出现头晕、肌肉轻度酸痛,儿童低烧时还可能有烦躁不安等表现;3.伴随症状:若由感染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轻微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若为其他疾病导致,可能有相应原发疾病的相关表现,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伴有关节疼痛等,但此类症状不具特异性。
二、低烧的处理方法
(一)非药物干预
1.休息与睡眠: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促进机体恢复,尤其儿童和老年人更需保证休息,儿童睡眠时身体代谢和自我修复能力活跃,老年人休息可减少机体能量消耗;2.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擦拭时注意水温适宜(约32℃~34℃),避免过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儿童皮肤娇嫩,擦拭力度要轻柔;3.补充水分:多饮用温开水,保持机体水分充足,促进尿液排出,通过排尿带走部分热量,同时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孕妇低烧时也需保证水分摄入以维持自身及胎儿的体液平衡;4.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更应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儿童低烧时也需保证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的饮食。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低烧时物理降温需格外谨慎,禁用酒精擦浴,因儿童皮肤薄,酒精易通过皮肤吸收可能引起中毒反应;优先采用温毛巾擦拭等温和物理降温方式,且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有上升趋势或伴随精神萎靡、呕吐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2.孕妇:孕妇低烧时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充分休息、适量饮水等,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其他不适,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安全的退热方式,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因为部分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3.老年人:老年人低烧可能是潜在严重疾病的信号,需高度重视,除进行上述非药物干预外,要密切监测体温及身体状况变化,如出现低烧持续不缓解、伴有消瘦、咯血等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排查如肿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疾病,因其自身抵抗力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三)药物干预(仅提名称)
当低烧伴随明显不适且体温有进一步上升趋势时,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但儿童需避免使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因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使用退烧药时需遵循相关安全原则,以患者舒适度为考量,而非机械按体温用药,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手段,仅在必要时谨慎使用药物。若低烧由明确感染因素引起,可能还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遵医嘱配合使用抗感染药物,但具体药物选择需由医生依据病情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