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菌对外界抵抗力弱且有多种毒性物质;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者、免疫力低下者、生活在卫生条件差和居住环境拥挤人群以及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感染风险较高,曾患过百日咳的人仍有再次感染可能;针对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等特殊人群分别给出了及时就医、注意环境、选择合适治疗方法、加强营养锻炼、避免去公共场所等温馨提示。
一、百日咳的致病病原体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鲍特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该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不易生存,一般的消毒剂如紫外线照射、加热等都能将其杀灭。这种细菌具有多种毒性物质,如百日咳毒素、丝状血凝素、腺苷酸环化酶毒素等,这些毒素在百日咳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传播:这是百日咳的主要传播途径。当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将含有病菌的飞沫排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例如,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有百日咳患者,很容易通过空气飞沫将病菌传播给其他儿童。
2.密切接触传播:虽然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健康人与患者密切接触,接触到患者口鼻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也有可能感染百日咳鲍特菌。
三、易感性和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人群普遍对百日咳鲍特菌易感,但不同年龄段的易感性有所不同。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是百日咳的高发人群,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容易出现窒息、肺炎、脑病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儿童感染风险也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百日咳的免疫力会逐渐增强,但成年人由于疫苗接种后免疫力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也有可能感染百日咳,不过症状相对较轻。
2.免疫状态: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正在接受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容易感染百日咳鲍特菌,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病程更长。
3.生活方式:生活在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拥挤的人群感染百日咳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这样的环境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生存。同时,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勤洗手、不经常开窗通风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4.病史:曾经患过百日咳的人通常会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并非终身免疫,仍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感染百日咳后可能会导致原有病情加重。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身体抵抗力弱,一旦出现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家长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避免带婴幼儿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在照顾患儿时,要注意观察其呼吸、面色等情况,防止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孕妇:孕妇感染百日咳可能会对自身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孕妇出现疑似百日咳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3.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这些人群感染百日咳后病情可能较重,恢复较慢。平时要注意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在百日咳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可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