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具遗传倾向环境因素包含变应原与感染发病机制以气道慢性炎症为核心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病史症状、肺功能及过敏原检测可助诊断治疗需脱离变应原并分控制性与缓解性药物特殊人群中儿童要避常见过敏原妊娠期需权衡药物对胎儿影响老年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一、定义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常伴随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二、病因
(一)遗传因素
具有一定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患者,个体患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风险可能增加,遗传因素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等相关基因调控发病风险。
(二)环境因素
1.变应原:包括吸入性变应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皮屑、霉菌孢子等)、食物性变应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等),接触相应变应原可触发哮喘发作。
2.感染因素: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细菌等感染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尤其儿童期的病毒感染与哮喘发病关系密切。
三、发病机制
气道慢性炎症是核心机制,炎症细胞及介质参与导致气道上皮损伤、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平滑肌痉挛,进而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当机体接触变应原等刺激时,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气道狭窄,出现喘息等症状。
四、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胸闷、咳嗽,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剂或自行缓解。部分儿童可能表现为咳嗽变异型哮喘,仅以咳嗽为唯一症状。
(二)体征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缓解期可无明显体征。
五、诊断
(一)病史与症状
详细询问患者喘息、咳嗽等症状的发作情况、诱因、缓解因素等。
(二)肺功能检查
1.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以测定气道可逆性,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提示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
2.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反应性,阳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
(三)过敏原检测
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查找可能的变应原。
六、治疗原则
(一)脱离变应原
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变应原,如清除室内尘螨、避免接触花粉等。
(二)药物治疗
1.控制性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剂型),长期用于减轻气道炎症。
2.缓解性药物: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用于缓解急性发作时的喘息症状)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需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儿童常见过敏原,如某些食物、尘螨等,定期监测肺功能以评估病情控制情况,用药时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影响的不适当药物。
(二)妊娠期患者
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控制哮喘,密切监测母婴情况,因为哮喘未控制可能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三)老年患者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如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等,使用某些平喘药物时需谨慎评估,关注药物对心肺功能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