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前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妇科超声等术前检查,住院期间入院后医生询问病史结合术前检查评估定手术方案,术前做肠道皮肤准备与心理疏导,术后需注意伤口、阴道出血及生命体征监测,特殊人群中老年要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防感染血栓,年轻有生育需求者沟通手术对生育影响及指导避孕产检,有基础疾病者术前控制指标术后监测相关情况。
一、住院前准备
1.术前检查:
血常规: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情况,若血红蛋白过低可能影响手术耐受性及术后恢复,一般血红蛋白需维持在正常范围(成年女性110~150g/L)以保障手术安全。
凝血功能检查:了解凝血机制,排查手术中出血风险,若凝血功能异常需先进行相应干预调整。
肝肾功能:评估肝肾功能状态,因为手术及麻醉可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若肝肾功能异常需提前调整治疗方案。
妇科超声:明确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位置等情况,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如黏膜下肌瘤多选择宫腔镜手术,肌壁间或浆膜下较大肌瘤可能需开腹或腹腔镜手术。
二、住院期间流程
1.入院评估:
入院后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月经情况、症状(如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下腹疼痛等)、既往疾病史等,结合各项术前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手术适应证,确定具体手术方案,如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或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等。
2.术前准备:
肠道准备:一般术前需进行清洁灌肠等肠道准备,以减少术中污染风险,保障手术视野清晰。
皮肤准备:术前对手术区域皮肤进行清洁消毒,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心理疏导:医护人员需与患者沟通,缓解其对手术的焦虑情绪,讲解手术过程及预后情况,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三、术后注意事项
1.伤口护理:
若为开腹手术,需保持腹部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一般术后7~10天拆线;若为腹腔镜手术,腹部穿刺孔也需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沾水,防止感染。
2.阴道出血观察:
术后会有少量阴道出血,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且出血量逐渐减少。若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或出血时间过长,需及时告知医生,排查是否存在子宫复旧不良等情况。
3.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需密切监测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预防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如发热可能提示存在感染迹象,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处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术前需重点评估心肺功能,完善心电图、胸片等检查,因为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可能减退,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术后要加强呼吸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同时要注意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可适当进行下肢活动或使用抗凝药物(需在医生评估下使用)。
2.年轻有生育需求患者:
术前需与患者充分沟通手术对子宫及生育功能的影响,告知术后子宫可能留有瘢痕,妊娠时存在子宫破裂等风险,需指导患者术后合理避孕,待子宫恢复良好后再考虑妊娠,且妊娠过程中需密切产检。
3.有基础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术前需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一般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根据情况调整降压药物;糖尿病患者术前需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术后需注意监测血糖,预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