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分为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儿童高发的小血管炎,发病前多有前驱症状,因免疫复合物沉积致血管炎,眼周紫癜对称分布,伴关节肿痛等表现,与感染等过敏原刺激免疫反应相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致出血,分免疫性和继发性,眼周紫癜可伴黏膜出血等,诊断需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休息避过敏原,用抗过敏药等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免疫性多自限,严重时用丙种球蛋白等,继发性针对原发病,儿童患紫癜需注意避免过敏原、防止碰撞等及及时就医遵循儿科护理原则。
一、可能的病因
(一)过敏性紫癜
是常见的小血管炎,儿童高发,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因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血管炎,眼周紫癜常呈对称性分布,还可伴关节肿痛、腹痛、血尿等表现,其发病与感染、食物、药物等过敏原刺激机体免疫反应相关。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致皮肤黏膜出血,包括眼周紫癜。分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以急性多见,常由病毒感染等诱发)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其他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引起),除眼周紫癜外,可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等黏膜出血表现。
二、临床表现特点
(一)过敏性紫癜
眼周紫癜为对称性分布的瘀点或瘀斑,同时可能有关节部位的肿痛(多为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腹部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或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脏受累表现。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眼周紫癜可单独出现或伴其他部位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时可有内脏出血,急性型儿童起病较急,常有发热等感染表现,慢性型病程迁延。
三、诊断检查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儿童发病前有无感染、接触过敏原情况,既往有无血液系统疾病史等。
(二)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皮肤紫癜分布、关节有无肿胀压痛、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过敏性紫癜:需查血常规(了解白细胞、血小板等情况)、凝血功能(排除凝血障碍性疾病)、尿常规(看有无血尿、蛋白尿)等,免疫相关指标如抗核抗体等可协助排查其他自身免疫病。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点查血小板计数(明确血小板数量)、骨髓穿刺(了解骨髓巨核细胞情况,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等。
四、治疗原则
(一)过敏性紫癜
1.一般治疗:急性期需休息,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2.药物治疗: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减轻过敏反应,病情较重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抗炎,有肾脏受累等情况时可能需联合免疫抑制剂等。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多具自限性,严重血小板减少时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提升血小板,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注意预防出血。
2.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治疗白血病等基础疾病来改善血小板减少状况。
五、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体质相对特殊,对于过敏性紫癜患儿,需格外注意避免接触花粉、海鲜等常见过敏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要注意防止碰撞、外伤,减少出血风险,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紫癜变化及有无新发出血表现,一旦出现症状加重或伴随其他严重不适(如剧烈腹痛、大量血尿等),应立即带儿童就医,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明确安全性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