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是西医病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致反复性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发病涉遗传、脑部结构异常等因素,诊断依病史、脑电图等,治疗以抗癫痫药物为主;痫病是中医病名以突然意识丧失等为主要表现,发病与脏腑功能失调等相关,靠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儿童痫病需与惊风鉴别且中医用药谨慎、西医选对认知影响小药物,成年痫病辨证结合生活方式,老年痫病中医兼顾扶正祛邪、西医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影响及相互作用。
一、定义与范畴
1.癫痫:是西医病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导致的反复性、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依据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包括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等多种类型,诊断主要依赖病史、脑电图(如发现痫性放电等客观电生理证据)、影像学检查等现代医学客观手段。
2.痫病:是中医病名,属中医“癫、狂、痫”范畴,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如常人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脏腑功能失调,痰浊内阻、气机逆乱、风阳内动等病机相关,通过中医四诊合参进行辨证论治。
二、发病机制差异
1.癫痫: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涉及遗传因素、脑部结构异常(如肿瘤、外伤后瘢痕等)、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通过电生理检测可明确神经元异常放电的部位及类型。
2.痫病: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多与先天禀赋不足、七情失调、脑部外伤等相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内阻,进而引发气机逆乱、风阳内动,蒙蔽清窍而发病。
三、诊断依据不同
1.癫痫:需结合详细病史(包括发作时表现、诱发因素等)、脑电图检查(如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等),必要时行头颅影像学(如CT、MRI)等检查,以明确脑部是否存在病变及癫痫发作类型。
2.痫病:主要依据中医传统的四诊资料,包括患者的症状表现(发作时具体表现、发作间期表现等)、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如辨为风痰闭阻、痰火扰神、瘀阻脑络等不同证型。
四、治疗手段区别
1.癫痫:西医治疗以抗癫痫药物为主,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如部分性发作可选用卡马西平等,全面性发作可选用丙戊酸钠等,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可考虑手术治疗等现代医学手段。
2.痫病: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如风痰闭阻证采用涤痰熄风、开窍定痫治法,方选定痫丸;痰火扰神证采用清热泻火、化痰开窍治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瘀阻脑络证采用活血化瘀、通络熄风治法,方选通窍活血汤等。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1.儿童人群:癫痫儿童可能因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引发,中医痫病在小儿人群中需注意与惊风等鉴别,治疗时中医需兼顾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用药需谨慎;西医抗癫痫药物使用需考虑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药代动力学差异,优先选择对认知影响较小的药物。
2.成年人群:成年癫痫患者病因可能与脑部外伤、脑血管病等相关,中医痫病辨证需结合成年人生活方式(如压力、作息等),若为肝郁化火等证型需调整生活情志;西医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及发作类型个体化选择抗癫痫药物。
3.老年人群:老年癫痫可能与脑血管病、neurodegeneration等相关,中医痫病需考虑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特点,辨证时注重扶正与祛邪兼顾;西医抗癫痫药物使用需关注药物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等的影响,避免多重用药导致的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