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注意呼吸道卫生包括咳嗽打喷嚏正确遮挡等,维持环境定期开窗通风,通过均衡膳食、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流感流行期减少接触传染源必要时戴口罩,符合条件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并了解禁忌及接种后观察。
一、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充分清洗双手,例如在接触公共交通工具扶手、电梯按钮等公共物品后,以及咳嗽、打喷嚏后都应及时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通过清洁手部可有效减少手上沾染的病毒数量,降低感染风险;2.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眼睛、鼻腔和口腔等部位,因为病毒可通过这些黏膜部位侵入人体引发感染,对于儿童,家长需留意并教导其养成不随意用手触碰口鼻眼的习惯。二、注意呼吸道卫生1.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手肘内侧等遮挡口鼻,如用纸巾遮挡后应将用过的纸巾妥善丢弃并及时洗手,若来不及用纸巾,应用手肘内侧遮挡,避免飞沫直接传播给他人,对于幼儿,家长可辅助其正确进行咳嗽、打喷嚏的防护动作;2.保持呼吸道分泌物的妥善处理,避免随地吐痰等不卫生行为,防止病毒扩散污染环境。三、维持环境通风1.日常居住、工作等场所应定期开窗通风,一般建议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长不少于30分钟,使室内空气与室外新鲜空气充分交换,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像老年人居住的房间、儿童活动的室内空间更要保证通风良好,保障空气流通;2.在流感高发季节,除了自然通风,也可借助空气净化器等设备辅助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但要注意定期清洁维护空气净化器。四、增强自身免疫力1.均衡膳食,保证摄入各类营养素,包括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猕猴桃、草莓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以及谷类、蔬菜等,为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提供物质基础,对于儿童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避免其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2.适度运动,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成年人可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像快走、骑自行车等,运动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身体抵抗力,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老年人运动应选择较为温和的项目,如慢走、打太极拳等;3.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长相应更长,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免疫系统,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保障充足睡眠以维持身体抵抗力。五、减少接触传染源1.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与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的患者密切接触,如必须接触,应佩戴好口罩进行防护;2.避免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大型集市、密闭的娱乐场所等,若因必要原因前往,要佩戴符合防护标准的口罩,降低感染H1N1流感病毒的几率,对于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的特殊人群,更应尽量远离此类场所。六、接种流感疫苗1.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应及时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其中包含针对H1N1流感病毒的相关成分,能有效降低感染H1N1流感病毒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例如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医务人员等属于优先接种人群;2.接种疫苗前需了解自身是否存在疫苗接种禁忌,如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处于急性发热期者等不宜接种,接种后要在接种场所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无不良反应发生,儿童接种后家长要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