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相关疫苗包括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儿童和成年人可按程序接种,流脑疫苗有多种类型,儿童和有风险的成年人可接种;疫苗预防效果较好,如乙脑疫苗可显著降低发病率,流脑疫苗对相应病菌感染有预防作用,但有局限性,包括覆盖范围有限及个体差异影响效果,现有疫苗对部分罕见脑炎病原体和免疫功能低下等人群预防效果受限。
一、脑炎相关疫苗情况
(一)乙脑疫苗
1.类型及作用
乙型脑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脑炎的有效手段。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通过接种乙脑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抵御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一般基础免疫接种2剂,灭活疫苗基础免疫通常需接种4剂。
对于儿童来说,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乙脑疫苗可有效降低儿童患乙脑的风险,不同年龄阶段接种程序有明确规定,如8月龄接种第1剂,2岁接种第2剂(减毒活疫苗)等;对于成年人,尤其是经常处于乙脑流行区或有感染风险的人群,也可根据自身情况接种乙脑疫苗来预防感染。
(二)流脑疫苗
1.类型及作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流脑疫苗可预防流脑。流脑疫苗包括A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结合疫苗等。A群流脑多糖疫苗基础免疫接种2剂,A+C群流脑多糖疫苗一般在3岁以上接种,A+C群流脑结合疫苗适用于2月龄以上人群。
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流脑疫苗可有效预防流脑感染,对于成年人,若处于流脑流行地区、人员密集场所工作等有较高感染风险时,也可考虑接种流脑疫苗。例如,在流脑流行季节,生活在学校、军营等集体场所的人群,接种流脑疫苗能降低集体发病的风险。
二、脑炎疫苗的预防效果及局限性
(一)预防效果
1.乙脑疫苗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接种乙脑疫苗后,人群的抗体阳转率较高,能显著降低乙型脑炎的发病率。例如,在乙脑高发地区,接种乙脑疫苗的人群中乙型脑炎的发病例数明显少于未接种人群。以某地区多年的统计数据为例,接种乙脑疫苗地区的乙脑发病率比未接种地区低80%以上,这充分体现了乙脑疫苗在预防乙型脑炎方面的良好效果。
2.流脑疫苗
流脑疫苗对脑膜炎奈瑟菌的感染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后,一般在1-2周内产生抗体,抗体阳转率可达90%以上,能有效预防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对于A+C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后能同时预防A群和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其保护效果经过多年的流行病学观察也得到了验证,在流脑流行地区,接种该疫苗的人群流脑发病率大幅下降。
(二)局限性
1.疫苗覆盖范围有限
现有的脑炎疫苗主要针对特定类型的脑炎病原体,如乙脑疫苗主要针对乙型脑炎病毒,流脑疫苗主要针对脑膜炎奈瑟菌,而对于其他一些罕见的脑炎病原体引起的脑炎则无法预防。例如,由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脑炎,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疫苗进行预防。
2.个体差异影响效果
不同个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存在差异。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等,接种脑炎疫苗后可能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预防效果不如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等情况,接种乙脑疫苗或流脑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可能不理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接种以及接种后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