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可分为贝尔面瘫、亨特面瘫、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四种类型,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眼部、口腔、面部和饮食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诱因和定期复查。
1.贝尔面瘫:
起病急,常于夜间发病。
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2.亨特面瘫:
除了具有贝尔面瘫的症状外,还可出现耳部疼痛、耳部疱疹。
3.中枢性面瘫:
病变对侧下部面部表情肌瘫痪,即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常伴有同侧肢体瘫痪,即对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等。
4.周围性面瘫: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
急性起病,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病初可伴有耳后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
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Bell现象阳性,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和吹口哨漏气。
可伴有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外耳道或鼓膜疱疹等。
面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
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
2.物理治疗:
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
3.针灸治疗:
针刺、电针、艾灸等。
4.手术治疗:
如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吻合术等。
面瘫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患者年龄等。一般来说,贝尔面瘫的预后较好,亨特面瘫的预后较差。早期治疗、积极治疗、去除病因是面瘫预后的关键。
面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眼部护理: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因此应注意保护角膜。
白天应使用眼药水滴眼,晚上应使用眼药膏涂眼,以防止角膜干燥和感染。
尽量减少用眼,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可戴墨镜。
2.口腔护理:
由于口腔内食物残渣易存留,应经常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进食时应注意避免食物残渣进入患侧口腔,以免引起感染。
3.面部护理:
应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冷风吹袭。
用温水洗脸,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
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或电风扇。
4.饮食护理:
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粗粮、豆类、瘦肉等。
避免饮酒和吸烟。
面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就医:面瘫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遵医嘱治疗:面瘫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按时服药、针灸等。
3.注意休息:面瘫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4.避免诱因:面瘫患者应避免诱因,如受风、着凉、感染等。
5.定期复查:面瘫患者应定期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面部护理、饮食护理、眼部护理等,避免诱因。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