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有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等常见类型,分别有对应药物治疗,还有一般卫生习惯、生活方式调整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妊娠期、哺乳期、老年女性等特殊人群患妇科炎症有各自注意事项,需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治疗及护理方式。
一、妇科炎症常见类型及对应药物
(一)细菌性阴道病
由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治疗药物常用甲硝唑,其通过抑制厌氧菌生长发挥作用,有口服制剂和阴道局部用药制剂。对于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需谨慎选择药物,一般优先考虑阴道局部用药,因为口服甲硝唑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需权衡。非妊娠期患者可根据情况选择口服或局部用药。
(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由假丝酵母菌引起,主要症状为外阴阴道瘙痒、灼热痛,阴道分泌物呈豆腐渣样或凝乳样。常用药物有唑类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可局部用药也可口服。对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需要延长治疗疗程并查找可能存在的诱因,如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孕妇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以局部用药为主,因为口服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
(三)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引起,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可伴有灼热感、疼痛、性交痛等,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治疗药物为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性伴侣需同时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生活。孕妇患滴虫性阴道炎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用药时机,因为孕早期使用甲硝唑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一般卫生习惯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要注意穿着棉质、透气的内裤,勤换内裤,换洗的内裤需用开水烫洗,在阳光下暴晒,以达到杀菌的目的。对于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容易引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二)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妇科炎症。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增强机体抵抗力。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糖食物,因为高糖食物可能会加重阴道局部的糖原含量,有利于病原体生长。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局部环境改变,更容易发生妇科炎症。在选择药物时需格外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局部用药。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定期进行产检,密切关注阴道分泌物情况。如果出现外阴瘙痒、分泌物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切勿自行滥用药物。
(二)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发生妇科炎症时,用药需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部分药物可能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应尽量选择局部用药,且在用药前咨询医生。同时,要注意保持乳头及外阴的清洁卫生,喂养婴儿前后要洗手,清洗乳头,避免炎症加重或传染给婴儿。
(三)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萎缩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治疗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同时使用一些局部抗炎的药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穿着宽松、舒适的内裤,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以增强局部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