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膜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侵袭脑蛛网膜及软脑膜引发的急性炎症性疾病,病因有细菌感染时常见肺炎链球菌等经呼吸道等侵入、病毒感染如肠道病毒等血行或粪-口传播、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低下人群;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一般表现及意识障碍、惊厥、颅内压升高相关严重表现;诊断靠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细菌感染白细胞中性粒为主等)、血常规(细菌感染白细胞等升高)、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治疗分根据病原体选抗感染药物及对症支持降温、降颅压等;特殊人群中儿童症状不典型需密切观察,老年人病情可能重需加强监测,免疫低下人群要提升免疫及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一、定义
急性脑膜炎是由各种病原体侵袭脑蛛网膜及软脑膜引发的急性炎症性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可导致颅内压升高、脑膜刺激征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病因
(一)细菌感染
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多因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致病菌经呼吸道等途径侵入人体,进而累及脑膜。例如肺炎链球菌可在儿童上呼吸道定植,当机体防御功能减弱时引发感染。
(二)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是常见病毒病原体,病毒可通过血行传播等方式到达脑膜引起炎症,肠道病毒常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儿童群体中易造成聚集性感染。
(三)真菌感染
多见于免疫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艾滋病患者等,常见病原体有新型隐球菌等,真菌可经呼吸道等侵入人体后播散至脑膜引发感染。
三、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患者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9℃以上,伴有头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还可出现呕吐,呈喷射性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颈项强直,即颈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
(二)严重表现
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还可能发生惊厥,儿童患者相对更易出现惊厥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颅内压显著升高相关表现,如视物模糊等。
四、诊断方法
(一)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是重要诊断手段,通过检查脑脊液的压力、细胞计数、生化成分等。细菌感染时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升高,糖含量降低;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也升高,但以淋巴细胞为主等。
(二)血常规
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可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可协助观察脑膜是否有强化等异常改变,帮助排除其他颅内病变。
五、治疗原则
(一)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体不同选择相应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等,真菌感染则选用抗真菌药物。
(二)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发热进行降温处理,颅内压升高时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等,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保障患者重要脏器功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急性脑膜炎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温等变化,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诊治。
(二)老年人
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低下,感染后病情可能较重,易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表现,需加强病情监测,及时给予有效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三)免疫低下人群
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发生真菌感染等机会增多,治疗时除针对病原体抗感染外,还需注重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同时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