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患者可进行有氧运动锻炼、呼吸功能锻炼和全身性运动锻炼来改善状况。有氧运动包括快走(低强度开始、注意安全等)、慢跑(稳定期可尝试、注意相关问题);呼吸功能锻炼有腹式呼吸(正确姿势及练习要求)、缩唇呼吸(呼气吸气要求及练习要点);全身性运动锻炼包含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及练习注意事项)、上下楼梯训练(从低楼层开始及相关注意问题)。
一、有氧运动锻炼
1.快走
对于肺气肿患者,可从低强度开始,如每天坚持快走15-30分钟,速度以自我感觉稍有点气喘但仍能持续行走为宜。快走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研究表明,规律的快走锻炼可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增加最大通气量等指标。年龄较大的患者要注意选择平坦、安全的道路,避免因路面不平导致摔倒等意外;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密切关注自己的心率变化,若快走时心率过快或出现不适,应及时调整速度。
年轻患者可适当提高快走速度,但也应在自身可耐受范围内。
2.慢跑
肺气肿稳定期患者可尝试慢跑,初始阶段可先慢跑与快走交替进行,逐渐增加慢跑的时间。例如,先慢跑1分钟,快走2分钟,然后逐渐增加慢跑时间至5-10分钟左右。慢跑能进一步提升心肺功能,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对于有膝关节病史的患者,慢跑时应选择合适的场地和鞋子,减少对膝关节的冲击;老年肺气肿患者进行慢跑需更加谨慎,可先咨询医生意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决定是否适合慢跑。
二、呼吸功能锻炼
1.腹式呼吸
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肌肉放松,尽力挺腹,让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肌肉收缩,尽量将腹部内陷,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2-3次。腹式呼吸可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提高通气量,减少呼吸功耗。不同年龄的患者练习时姿势可根据自身舒适程度调整,例如老年患者卧位时可适当垫高头部,以利于呼吸;儿童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时需在家长或医生指导下正确进行,确保呼吸方式正确。
2.缩唇呼吸
患者闭嘴用鼻吸气,然后缩唇如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呼气时间应比吸气时间长1-2倍,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3-4次。缩唇呼吸可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改善通气功能。对于肺气肿合并有慢性咳嗽的患者,缩唇呼吸有助于减少咳嗽时的气道压力变化;对于吸烟的肺气肿患者,缩唇呼吸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呼吸状况,但仍需强调戒烟的重要性。
三、全身性运动锻炼
1.太极拳
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包含很多呼吸配合的动作,适合肺气肿患者练习。患者可选择简化太极拳进行练习,每次练习20-30分钟,每天1-2次。太极拳能调节呼吸,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改善患者的整体体质。不同年龄的患者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动作幅度,老年患者可根据自身关节活动情况适当调整动作,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儿童患者不建议练习复杂的太极拳动作,可选择适合儿童的简单肢体活动来达到类似锻炼目的,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2.上下楼梯训练
肺气肿患者可进行上下楼梯训练来增强下肢力量和心肺功能。初始阶段从一楼到二楼开始,逐渐增加楼层数。上下楼梯时要注意节奏,一步一步平稳进行,避免急促上下。上下楼梯训练能提高下肢肌肉力量,促进心肺功能的改善。对于有膝关节病变的患者,上下楼梯时可借助扶手,减小膝关节的负担;老年患者进行上下楼梯训练时要更加缓慢,确保安全,若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明显气喘、膝关节疼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