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是机体免疫系统对通常无害的外来过敏原产生过度免疫反应,常见过敏原包括吸入性(如花粉、尘螨等)、食入性(如牛奶、鸡蛋等)、接触性(如化妆品化学物质等),典型表现有皮肤(皮疹等)、呼吸道(鼻塞等)、消化道(恶心等)症状及严重过敏反应如休克,分类有速发型(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和迟发型(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儿童易对特定物质过敏、老年人反应不典型、有过敏病史者易复发,诊断综合病史等,治疗首要避过敏原,症状时用抗组胺药,严重需急救。
一、过敏的定义
过敏是机体免疫系统对通常对自身无害的外来物质(称为过敏原)产生的过度免疫反应。当过敏原首次侵入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这些抗体会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便会与已结合的IgE结合,促使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介质,进而引发一系列异常的生理反应。
二、常见过敏原类型
(一)吸入性过敏原
包括花粉(如春季的蒿草花粉、秋季的豚草花粉等)、尘螨(多存在于灰尘、被褥等处)、霉菌孢子(常见于潮湿环境)、宠物皮屑等。这些过敏原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过敏反应。
(二)食入性过敏原
常见的有牛奶、鸡蛋、海鲜(如虾、蟹等)、坚果(如花生、腰果等)、小麦等。部分人群摄入这些食物后会出现皮肤瘙痒、胃肠道不适或呼吸道症状等过敏表现。
(三)接触性过敏原
例如某些化妆品中的化学物质、金属饰品(如镍)、植物(如漆树)等。皮肤接触这些过敏原后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局部皮疹、瘙痒等。
三、过敏的典型表现
(一)皮肤相关表现
可出现皮疹、瘙痒、荨麻疹(表现为风团样隆起,常伴有剧烈瘙痒)等,严重时可能形成水疱、糜烂等。
(二)呼吸道相关表现
常见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喘息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若发展为过敏性哮喘,会影响呼吸功能。
(三)消化道相关表现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人群可能因食物过敏出现这些消化道症状。
(四)严重过敏反应
如过敏性休克极为危急,可出现血压骤降、意识丧失、呼吸困难等,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四、过敏的分类
(一)速发型过敏反应
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迅速发生,如食物过敏、药物过敏(部分药物使用后短时间内出现皮疹、喉头水肿等)等,典型如青霉素过敏可能迅速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
(二)迟发型过敏反应
一般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常见于接触性皮炎,如接触某些刺激性物质或致敏物质后,皮肤经一定时间间隔出现红斑、丘疹等炎症表现。
五、不同人群的过敏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对牛奶、鸡蛋、尘螨等产生过敏。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接触特定物质后的反应,如出现反复湿疹、进食特定食物后呕吐腹泻等,应考虑过敏可能,及时就医并排查过敏原。
(二)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衰退,过敏反应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可能仅表现为轻度咳嗽、皮疹不明显等,易被忽视。同时,老年人用药种类多,需警惕药物过敏的可能,用药过程中若出现异常不适需及时就医评估。
(三)有过敏病史人群
此类人群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更易复发过敏反应,应格外注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日常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具体致敏物质,以便更精准预防。
过敏的诊断需综合病史、症状及过敏原检测等,治疗首要为避免接触过敏原,出现症状时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组胺药物等缓解,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