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哮喘有特定季节发作的反复发作喘息、气急等症状,其产生机制与过敏原暴露致免疫反应释放炎性介质有关,诊断依据包括症状、病史及肺功能等检查,预防措施有避免接触过敏原、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季节性哮喘症状表现
季节性哮喘多在特定季节发作,常见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在发作期,喘息表现为呼吸时发出高调的哮鸣音,这是由于气道痉挛、狭窄,气流通过受阻所致;气急是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感觉空气不足;胸闷则是胸部有压迫感;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能伴有少量痰液。例如,在花粉传播的春季,过敏体质者接触花粉后易诱发季节性哮喘,出现上述一系列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咳嗽症状,而成人喘息等表现相对更明显。对于有过敏病史或家族哮喘史的人群,在相应季节更需警惕季节性哮喘的发生。
二、季节性哮喘症状产生的机制
与过敏原暴露密切相关,以花粉过敏为例,花粉颗粒被机体吸入后,作为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IgE,IgE与气道黏膜下的肥大细胞等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花粉时,抗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会引起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平滑肌痉挛,从而导致季节性哮喘症状的出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过敏原的反应可能更为强烈;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时,机体免疫状态可能有所波动,也可能影响季节性哮喘的症状表现;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损伤气道黏膜,降低气道的防御功能,使患者在接触过敏原时更易出现季节性哮喘症状;有哮喘病史的人群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在季节变化、接触过敏原时更易诱发症状。
三、季节性哮喘症状的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病史以及相关检查。症状上有季节性发作的喘息、气急等典型表现;病史方面需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家族哮喘史等;辅助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在发作期可出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FEV/FVC(用力肺活量)等指标下降;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可用于评估气道的反应性;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引发季节性哮喘的过敏原,如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若检测出与季节相关的过敏原阳性,结合症状等可辅助诊断季节性哮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更需仔细观察症状出现的季节规律以及结合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女性患者在诊断时要考虑生理因素对症状的影响,全面评估;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需提醒其改善生活方式后再进行准确诊断;有既往哮喘病史的患者要依据病情变化和新出现的季节性相关症状进行重新评估诊断。
四、季节性哮喘症状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在花粉传播季节,过敏体质者应减少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如清晨和傍晚;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等防护用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扫灰尘等。其次,要增强机体免疫力,合理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避免在空气质量差的时段锻炼;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格外注意其在季节交替时的防护,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女性患者要注意保持自身免疫状态的稳定,可通过合理调节情绪等方式;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必须坚决改正,如戒烟等;有哮喘病史的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预防,定期复诊,调整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