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多数情况下无痛,部分情况会痛。当肌瘤压迫周围组织、发生变性、蒂扭转或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时会引发疼痛。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育龄期有生育计划者备孕前需评估肌瘤对受孕影响,孕期关注肌瘤变化;无生育计划者定期体检,腹痛及时就医。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若腹痛,要警惕肌瘤恶变,绝经后肌瘤增大伴腹痛更需重视。有慢性盆腔疼痛病史者需鉴别腹痛原因;有慢性疾病者治疗肌瘤前要评估身体状况。
一、子宫肌瘤是否会痛
1.多数情况下无痛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也就不会出现疼痛。肌瘤较小且生长在子宫肌壁间或浆膜下,未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也没有引起子宫收缩等情况时,通常不会引发疼痛。这部分患者往往是在体检做超声等检查时偶然发现肌瘤。
2.部分情况会痛
肌瘤压迫:当肌瘤体积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如神经、血管、输尿管等时,可能会导致疼痛。比如压迫神经,会引起下腹部、腰骶部等部位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隐痛,也可能在某些动作如久坐、久站后加重。压迫输尿管可导致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肌瘤变性:子宫肌瘤常见的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肉瘤样变等。其中红色样变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检查发现肌瘤迅速增大、压痛,肌瘤剖面为暗红色,如半熟的牛肉,有腥臭味,质软。而肉瘤样变相对少见,但恶变时,肌瘤生长迅速,也可能引发腹痛,这种情况预后较差。
肌瘤蒂扭转:浆膜下肌瘤蒂较长时,可能发生蒂扭转,导致肌瘤急性缺血,引起剧烈腹痛,为持续性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否则可能导致肌瘤坏死、感染等严重后果。
子宫内膜面积增大: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生长,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子宫收缩不良,会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还常伴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二、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
若有生育计划,即使肌瘤未引起疼痛,也需密切关注。因为肌瘤可能影响受孕,如黏膜下肌瘤可能阻碍受精卵着床,肌壁间肌瘤过大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早产等。建议在备孕前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肌瘤大小、位置等决定是否先处理肌瘤。若孕期发现肌瘤,要注意观察有无腹痛等异常,警惕红色样变等情况,定期产检,监测肌瘤变化及胎儿发育情况。
若无生育计划,平时也要定期体检,了解肌瘤大小、位置变化。若出现腹痛,需及时就医,明确是否因肌瘤引起及具体原因,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肌瘤可能会因激素变化而出现生长加速等情况。若出现腹痛,除考虑肌瘤本身原因外,还需警惕肌瘤恶变可能。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肌瘤通常会逐渐萎缩。但如果绝经后肌瘤仍继续增大,且伴有腹痛,要高度怀疑恶变,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
3.特殊病史人群
有慢性盆腔疼痛病史的女性,若发现患有子宫肌瘤,腹痛症状可能更为复杂,需医生仔细鉴别是原有疾病复发还是肌瘤引起的新问题。比如,既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盆腔粘连,肌瘤生长可能加重粘连,使腹痛加重。这种情况下,治疗不仅要考虑肌瘤,还需综合处理原有疾病。
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若因肌瘤疼痛需要手术等治疗,术前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因为手术及术后恢复可能对心血管等系统产生影响。比如,高血压患者需在血压控制平稳后再考虑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