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检查包含血常规监测血小板及其他血细胞指标以评估整体状况,骨髓穿刺观察巨核细胞数量形态并综合分析骨髓象来明确诊断与分型,自身抗体检测抗血小板抗体及筛查其他自身抗体以明确免疫因素和区分病因,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观察脾脏等情况及必要时其他影像学检查排查相关病变。
一、血常规检查
1.血小板计数指标:正常成人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00\sim300\times10^9/\text{L}\),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计数会显著降低,通过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可直观了解病情进展,若血小板计数急剧下降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出血风险等情况,儿童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需高度重视,因其出血风险相对更高且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2.其他血细胞指标:同时需关注白细胞、红细胞等其他血细胞指标,白细胞计数异常可能提示合并感染等情况,红细胞指标异常可能反映是否存在贫血等伴随症状,这些指标综合起来能更全面评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全身的影响,尤其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患者血常规指标变化对病情判断的意义与成人有所不同,需结合年龄特点分析。
二、骨髓穿刺检查
1.巨核细胞观察:骨髓穿刺主要观察骨髓中巨核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通常正常或增多,且以幼稚巨核细胞增多为主,通过该项检查可明确诊断并与其他血液系统疾病鉴别,对于老年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时要考虑其骨髓增生状况等因素对结果判断的影响,儿童患者进行骨髓穿刺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以减少不适。
2.骨髓象综合分析:结合骨髓象的其他表现,如粒细胞、红细胞等系列的情况,综合判断骨髓造血功能是否正常,从而辅助确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具体分型及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病史的患者骨髓穿刺结果可能有差异,有血液系统基础病史的患者骨髓象可能呈现更复杂的改变,需与既往骨髓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三、自身抗体检测
1.抗血小板抗体检测:检测抗血小板抗体等自身抗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抗血小板相关抗体常呈阳性,该检测对于明确免疫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不同性别患者中,自身抗体产生机制可能因内分泌等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影响该检测对疾病诊断的价值,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变化,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可能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综合判断。
2.其他自身抗体筛查:有时还需筛查其他相关自身抗体,以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血小板导致减少,通过全面的自身抗体检测能更精准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区分病因,儿童患者若怀疑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血小板减少,自身抗体检测是重要的排查手段。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检查:腹部B超可观察脾脏大小等情况,脾脏是破坏血小板的重要场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脾脏增大可能影响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制定,对于有基础病史如肝硬化等可能影响脾脏状况的患者,腹部B超检查结果需结合基础病史综合分析,老年患者腹部B超检查时要注意其腹部脏器的生理退变对检查结果判读的影响,儿童患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需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减少检查带来的心理负担。
2.其他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能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肺部等部位病变,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的患者,影像学检查中需重点关注是否存在与放射性损伤相关的病变,从而更全面排查血小板减少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