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是指男性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性生活且病程超三月,病因有心理性因素(长期焦虑等情绪或重大事件引发)、器质性因素(血管性疾病致供血不足或回流异常、神经性疾病干扰神经传导、内分泌疾病影响激素等)及混合性因素(心理与器质性共同作用),分类包括心理性ED(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基础可经心理疏导改善)、器质性ED(需针对原发病治疗)、混合性ED(需综合干预),症状为阴茎不能勃起等影响性生活质量,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治疗有非药物干预(心理疏导、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中老年男性需谨慎评估原发病对用药影响优先非药物干预,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血糖关注勃起功能,年轻人群心理因素致ED常见需注重心理疏导。
一、定义
阳痿即勃起功能障碍(ED),指男性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性生活,病程通常超过3个月。
二、病因
(一)心理性因素
长期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问题,或重大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家庭变故)可引发心理性ED,影响阴茎勃起功能。
(二)器质性因素
1.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致阴茎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异常,均会阻碍阴茎正常勃起;
2.神经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卒中、肿瘤)、外周神经损伤(如骨盆骨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干扰勃起相关神经传导;
3.内分泌疾病:睾酮水平低下、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会通过影响激素调节或神经功能引发ED。
(三)混合性因素
心理性与器质性因素共同作用导致ED,如糖尿病患者既存在血管神经病变(器质性),又可能因疾病压力产生心理负担(心理性),进而加重勃起功能障碍。
三、分类
(一)心理性ED
由心理因素主导引发的勃起功能障碍,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基础,经心理疏导等干预可能改善。
(二)器质性ED
因血管、神经、内分泌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三)混合性ED
兼具心理性与器质性因素的勃起功能障碍,治疗需综合干预。
四、症状
主要表现为阴茎不能勃起、勃起不坚或勃起维持时间短,无法完成正常性行为,影响性生活质量及夫妻关系。
五、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性生活情况、心理状态、既往疾病史(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及用药史等。
(二)体格检查
检查外生殖器发育情况、神经系统反射等,初步评估勃起相关生理功能。
(三)实验室检查
检测性激素水平、血糖、血脂等指标,排查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对勃起功能的影响。
(四)特殊检查
如阴茎海绵体血流多普勒超声,评估阴茎血流情况;夜间阴茎勃起功能监测,判断勃起的生理性与病理性差异。
六、治疗
(一)非药物干预
1.心理疏导:夫妻共同参与,通过心理咨询、性治疗等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勃起功能;
2.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间接提升勃起功能。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等药物,但具体用药需遵循循证医学指导,避免自行用药。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男性
因生理机能衰退及常合并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发生ED风险较高,需谨慎评估原发病对用药的影响,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改善生活方式。
(二)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易引发血管神经病变,导致ED概率较高,需积极控制血糖,同时关注勃起功能变化,必要时联合治疗。
(三)年轻人群
心理因素导致的ED相对常见,需注重心理疏导,避免因心理压力加重病情,可通过沟通、放松训练等缓解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