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多种症状,疼痛方面有盆腔疼痛(慢性盆腔痛周期性发作、痛经进行性加重)、其他部位疼痛(肠道疼痛、泌尿系统疼痛);月经异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紊乱;可导致不孕;还有性交疼痛以及肠道或泌尿系统其他相关症状。
一、疼痛症状
1.盆腔疼痛
慢性盆腔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症状,多为周期性发作,疼痛程度不一。研究表明,约25%-35%的患者有慢性盆腔痛,且疼痛可在月经前1-2天开始,月经第1天最严重,以后逐渐减轻,持续整个经期。这种疼痛与盆腔内异位的子宫内膜受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性反应有关。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的症状,且多呈进行性加重。初潮后数年才出现的痛经,且程度逐渐加重。例如,一些患者最初可能只是经期轻微不适,随着病情进展,痛经变得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服用止痛药物。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出血,局部炎症介质释放,如前列腺素等增多,导致子宫痉挛性收缩而引起疼痛。
2.其他部位疼痛
肠道疼痛:当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肠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如果异位病灶侵犯直肠、乙状结肠,患者可能在经期出现排便疼痛、便血等情况。研究发现,约10%-15%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会出现肠道相关症状,这是因为异位的内膜组织在肠道部位周期性出血,刺激肠道黏膜及周围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炎性反应。
泌尿系统疼痛:若子宫内膜异位症侵犯膀胱,患者可出现经期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等症状。异位的内膜组织在膀胱黏膜下生长,月经周期中出血刺激膀胱,导致膀胱痉挛性收缩及炎性反应,从而引起泌尿系统相关疼痛和不适。一般约5%-10%的患者会出现泌尿系统症状。
二、月经异常
1.月经量增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影响了子宫的正常肌层收缩和内膜的正常脱落过程,导致子宫出血量增加。研究显示,约30%-40%的患者有月经量增多的表现。
2.月经周期紊乱: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提前或推迟的情况。异位的内膜组织干扰了正常的内分泌调节和子宫内环境,使得月经周期的规律性受到影响。例如,原本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或者延长至40天以上等情况。
三、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约3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有不孕。其不孕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盆腔微环境改变有关,异位的内膜组织会引起盆腔内炎症反应,产生大量炎性因子,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运输以及受精卵的着床;另外,异位病灶可能会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和输卵管的拾卵、蠕动功能等。例如,异位病灶累及卵巢时,可能破坏卵巢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卵子的排出;累及输卵管时,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梗阻等,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相遇及受精卵的运输。
四、其他症状
1.性交疼痛:当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盆腔腹膜、子宫直肠陷凹等部位时,在性交过程中,由于阴茎的冲击和子宫的收缩,会引起疼痛。尤其是在月经前期,这种性交疼痛可能更为明显。约30%-40%的患者会出现性交疼痛的症状,这会对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肠道或泌尿系统的其他相关症状:除了前面提到的肠道疼痛、泌尿系统疼痛外,还可能出现肠道梗阻的相关表现,如严重的腹胀、腹痛、呕吐等,当异位病灶压迫肠道时可能发生;泌尿系统方面还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当异位病灶侵犯输尿管时,可能导致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盂积水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