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包括多种类型,性活跃期女性等为好发人群,有多种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因轻重范围而异;附件炎是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与盆腔炎好发人群有重叠,不注意个人卫生等易致其发病,症状与盆腔炎有相似处,女性应关注生殖健康,注意卫生等降低发病风险,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一、盆腔炎
1.定义: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其病原体多为外源性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与内源性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的混合感染。
2.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
性活跃期女性多见,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这是因为性活跃期女性的生殖道相对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
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所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
经期卫生不良,如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经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盆腔炎性疾病再次发作,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盆腔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力下降,容易造成再次感染,且病情反复发作。
3.临床表现: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见症状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出现发热甚至高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等。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有腹膜炎,则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子宫前方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若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包块位于子宫后方可有直肠刺激症状;若在腹膜外可致腹泻、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
二、附件炎
1.定义: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但输卵管、卵巢炎常常合并有宫旁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且在诊断时也不易区分,这样,盆腔腹膜炎、宫旁结缔组织炎也被划入附件炎范围。附件炎也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病原体包括外源性病原体及内源性病原体。
2.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
与盆腔炎的好发人群有一定重叠,性活跃期女性、有宫腔操作史者等易患附件炎。因为输卵管和卵巢处于盆腔内,与盆腔炎的发病途径相关联,上述易患盆腔炎的因素同样易导致附件炎。
不注意个人卫生,如外阴清洁不彻底、经期不注意卫生等,也增加附件炎的发病风险。例如,外阴局部卫生不良,病原体容易沿着阴道上行感染至输卵管、卵巢等附件部位。
3.临床表现:附件炎的症状与盆腔炎有一定相似性。急性附件炎表现为下腹痛伴发热,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等。慢性附件炎则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异常,如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妇科检查时,急性附件炎可有附件区明显压痛、反跳痛,阴道可有脓性分泌物;慢性附件炎可触及附件增粗、增厚,有压痛等。
盆腔炎和附件炎在发病机制、好发人群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有一定联系又各有特点,女性应关注自身生殖系统健康,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高危性行为等以降低发病风险,若出现相关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