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发生与遗传因素、脑部疾病、全身或系统性疾病及其他因素相关。约30%癫痫与遗传有关;脑部疾病如先天性脑发育异常、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可引发;全身或系统性疾病中代谢紊乱、中毒会导致;年龄、生活方式、特殊人群也有影响,不同年龄病因不同,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孕妇、老人、儿童有特殊风险。
一、遗传因素
许多癫痫具有遗传倾向,研究表明,约30%的癫痫与遗传因素相关。某些基因突变可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易感性增加,例如家族性颞叶癫痫等,多由特定的基因缺陷引起,这些基因缺陷可能影响神经元的离子通道功能等,使得神经元容易出现异常同步放电,从而引发癫痫发作。在有癫痫家族史的人群中,后代患癫痫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密切关注相关症状。
二、脑部疾病
先天性脑发育异常:胎儿在胚胎发育时期,受到感染、放射线照射等不良因素影响,可出现大脑皮质发育畸形、灰质异位症等。例如,多微脑回畸形的患儿,大脑皮质结构异常,神经元排列紊乱,容易导致癫痫发作,这类情况在婴幼儿时期可能就会表现出癫痫症状。
颅脑外伤:头部受到外力撞击等造成颅脑外伤,如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外伤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癫痫发生率可高达20%-30%。受伤部位的脑组织可能出现瘢痕形成、神经细胞损伤等,进而引发异常放电导致癫痫。例如交通事故导致的颅脑外伤患者,后期发生癫痫的风险相对较高。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病原体感染可引起脑组织炎症、水肿等,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病变常累及颞叶、额叶等部位,容易出现癫痫发作,据统计,约1/3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会发生癫痫。
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病变可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或软化,影响脑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癫痫。例如脑梗死患者,梗死区域周围的脑组织可能出现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发作,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癫痫的发生率约为3%-10%。
三、全身或系统性疾病
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等。低血糖时,大脑神经元能量供应不足,可引起神经元异常放电。研究显示,血糖低于2.8mmol/L时,就可能诱发癫痫发作。低血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也可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等。
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可导致脑组织缺氧、水肿,引起癫痫发作;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有机磷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蓄积,影响神经传导,从而引发癫痫;酒精戒断也可能引起癫痫发作,长期大量饮酒者突然戒酒,可出现大脑皮质抑制功能紊乱,导致癫痫发作。
四、其他因素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阶段癫痫的病因有所不同。新生儿及婴儿期常见先天脑发育异常、产伤等;儿童及青少年期常见遗传因素、特发性癫痫等;中老年期则常见脑血管病、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例如新生儿癫痫多与产伤、先天性代谢异常等有关,而老年人癫痫更多与脑血管病、脑肿瘤等相关。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疲劳、长时间玩电子游戏、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诱发癫痫。长期熬夜导致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神经调节功能,使大脑神经元的稳定性下降,容易诱发癫痫发作;大量饮酒可导致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失衡,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特殊人群风险:对于孕妇,妊娠期感染、胎儿窘迫等可能增加胎儿出生后患癫痫的风险;对于老年人,脑血管病的高发使其癫痫发生风险升高;对于儿童,脑部发育尚未完善,一些轻微的脑部损伤等都可能成为癫痫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