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哮喘需综合多方面信息,包括排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典型症状表现,询问病史及家族史,进行肺功能检查(如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测过敏原,以及通过胸部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肺部疾病,不能仅凭单一依据确诊或排除哮喘,怀疑哮喘应及时就医,不同年龄段患者有不同特点,儿童可能有咳嗽变异型哮喘,老年人需考虑基础疾病。
一、症状表现排查
哮喘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喘息通常是发作性的,多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气急表现为呼吸急促,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活动;胸闷可感觉胸部有压迫感;咳嗽有的是以干咳为主,有的可能伴有少量白痰,而且咳嗽可能在接触刺激性气味、冷空气、运动等诱因后发作或加重。不同年龄段人群症状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哮喘可能更易出现咳嗽变异型哮喘,即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而没有明显的喘息症状;成年人哮喘发作时喘息等典型症状相对更明显。
二、病史及家族史询问
详细询问病史很重要,要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类似发作情况,发作是否与特定的诱发因素相关,比如是否常在接触花粉、宠物毛发、某些食物等后发病。同时,家族史方面,若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那么个体患哮喘的风险会增加。因为哮喘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过敏相关疾病史的人群需要更警惕哮喘的发生。
三、肺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检测:在哮喘发作时,可出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FEV/用力肺活量(FVC)比值降低。通过重复测定肺功能,若通气功能指标存在昼夜变异(一般昼夜变异率≥20%),对哮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例如,患者上午和下午分别检测肺功能,发现指标有明显的波动变化,提示存在气道可逆性改变,支持哮喘的诊断。
2.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对于通气功能在正常预计值70%以上的患者,若激发试验呈阳性(即吸入激发剂后FEV下降≥20%),有助于诊断哮喘。比如给患者吸入乙酰甲胆碱等激发剂,观察肺功能变化来判断气道是否存在高反应性。
3.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若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判断为舒张试验阳性,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支持哮喘的诊断。
四、过敏原检测
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来查找过敏原。如果检测出患者对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结合其症状表现等,也有助于哮喘的辅助诊断。因为接触过敏原是诱发哮喘发作的常见因素之一,明确过敏原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减少哮喘发作的频次。例如,对尘螨过敏的患者,若能做到保持居住环境清洁、使用防螨寝具等,可降低哮喘发作的可能性。
五、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在哮喘诊断中主要是用于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喘息、咳嗽等症状的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一般在哮喘发作缓解期,胸部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在急性发作期,可能会有肺过度充气等表现,但这并非哮喘的特异性表现,主要是用于鉴别诊断其他肺部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是否为哮喘需要综合以上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评估,不能仅凭单一的症状或检查结果就确诊或排除哮喘。如果怀疑有哮喘,应及时就医,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系统的评估和诊断。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等情况,及时向医生提供详细准确的病史等信息;对于老年人哮喘患者,要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在诊断和处理时需要更加全面地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