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精症是连续三次及以上精液离心镜检未发现精子致男性不育的病症,分梗阻性(因输精管道梗阻、睾丸生精通常正常、睾丸体积多正常、FSH一般正常)和非梗阻性(由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所致、睾丸体积多缩小、FSH常升高),常见病因有先天性、内分泌、器质性病变、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诊断靠精液常规、性激素六项、睾丸活检、输精管道造影,治疗梗阻性可手术复通或辅助生殖,非梗阻性据病因治疗或辅助生殖,特殊人群有生育需求者尽早就诊,避有害环境,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遗传因素患者了解病情选生育方案并调适心理。
一、无精症的定义
无精症是指连续3次及以上精液离心后经显微镜检查未发现精子的病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分类及特点
(一)梗阻性无精症
因输精管道梗阻,精子无法排出体外,睾丸生精功能通常正常。常见病因包括先天性输精管缺如、附睾炎后瘢痕形成致输精管道阻塞、输精管结扎术后等,此类患者睾丸体积多正常,血中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一般正常。
(二)非梗阻性无精症
由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所致,无法产生精子。常见病因有遗传因素(如克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异常(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紊乱,致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睾丸自身功能缺陷)、精索静脉曲张、长期接触高温、辐射、化学毒物等环境因素,此类患者睾丸体积多缩小,血中FSH水平常升高。
三、常见病因
(一)先天性因素
如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睾丸发育不全等,与遗传因素相关,胚胎发育过程中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所致。
(二)内分泌因素
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可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睾丸生精功能;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疾病等也可能通过内分泌紊乱干扰精子生成。
(三)器质性病变
精索静脉曲张可致睾丸局部温度升高、缺氧,影响生精功能;附睾炎、睾丸炎等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输精管道梗阻或睾丸生精功能受损。
(四)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如久坐、热水浴时间过长)、接触射线、化学毒物(如农药、重金属)、过度吸烟饮酒、熬夜等,均可能影响精子生成或导致输精管道异常。
四、诊断方法
(一)精液常规检查
是初步筛查无精症的重要方法,需连续3次离心后显微镜检均未发现精子。
(二)性激素六项检测
通过测定促性腺激素、睾酮等激素水平,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异常及区分非梗阻性与梗阻性无精症(非梗阻性无精症常表现为FSH升高、睾酮降低等)。
(三)睾丸活检
可直接观察睾丸生精组织情况,明确睾丸是否具备生精功能,区分非梗阻性与梗阻性无精症类型。
(四)输精管道造影
用于判断输精管道是否存在梗阻及梗阻部位,适用于怀疑梗阻性无精症的患者。
五、治疗原则
(一)梗阻性无精症
可通过手术复通输精管道(如输精管吻合术等),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可恢复自然生育能力;若手术复通困难,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如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二)非梗阻性无精症
需根据病因治疗,如内分泌异常者可采用激素替代治疗;遗传因素导致的非梗阻性无精症,部分患者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获取精子进行助孕;对于睾丸生精功能严重受损者,辅助生殖技术可能是主要助孕方式。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生育需求的男性若怀疑无精症,应尽早就诊明确病因。育龄男性需避免长期接触高温、辐射、化学毒物等有害环境,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对于先天性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素导致的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需充分了解病情及可能的助孕方式,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生育方案,注重心理调适,保持积极心态面对治疗及生育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