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分为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由免疫复合物介导小血管炎引起,儿童青少年好发,发病前多有前驱症状,皮肤紫癜对称分布下肢及臀部,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无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包括免疫性及血栓性等,免疫性因自身抗体致血小板减少,皮肤有瘀点瘀斑,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血栓性起病急伴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不同人群紫癜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诊疗需依循证医学,过敏性紫癜对症支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按类型治疗。
一、紫癜的分类及基本特征
紫癜主要分为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purpura,HSP)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等)。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小血管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常对称分布于下肢及臀部,呈瘀点或瘀斑样改变,还可伴关节痛、腹痛、血尿等肾受累表现,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凝血功能多无异常。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见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骨髓象示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TTP起病急,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神经精神症状等,血小板显著减少。
二、过敏性紫癜的相关要点
(一)发病机制与诱因
过敏性紫癜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小血管炎引起,感染(如链球菌感染)、食物(如鱼虾等)、药物(如抗生素等)、花粉等过敏原可诱发,儿童及青少年因免疫系统发育特点更易发病。
(二)诊断与检查
依据典型皮肤紫癜表现、伴随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正常,凝血功能无异常,必要时行肾活检等排查肾脏受累情况。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要点
(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多见于成人及儿童,因自身抗体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皮肤可见瘀点、瘀斑,诊断主要依靠血小板计数降低、骨髓象检查等,治疗可遵循循证医学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需严格遵循临床指南,避免不规范用药。
(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需紧急处理,涉及微血管病性溶血等多系统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乳酸脱氢酶升高、血小板显著减少等,治疗需依据循证医学采取血浆置换等特异性治疗。
四、不同人群紫癜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紫癜
儿童患紫癜时,皮肤护理尤为重要,需避免搔抓皮肤以防出血加重,同时密切观察关节、腹部及肾脏受累表现,因儿童免疫系统及脏器发育未成熟,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及时就医评估。
(二)成人紫癜
成人紫癜需注重基础疾病排查,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女性需关注月经情况,男性需注意是否有其他出血倾向相关疾病,治疗时综合考虑成人的身体状况及基础疾病等因素,遵循循证医学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三)特殊病史人群
有过敏史人群患过敏性紫癜时需严格回避已知过敏原;有血液系统基础病史人群出现紫癜需警惕病情复发或加重,及时与原发病诊疗团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五、循证医学指导下的诊疗原则
紫癜的诊疗需严格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过敏性紫癜治疗以避免接触过敏原、对症支持为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类型采取相应治疗,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轻中度可观察或短期激素治疗,重度需更积极干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紧急血浆置换等特异性治疗,所有诊疗均需遵循临床指南及最新研究证据,确保治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