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众多癫痫综合征具遗传易感性,家族有癫痫病史后代风险高;脑部疾病中先天性脑发育异常致神经元分布结构异常易引发,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变性疾病发展到晚期等可导致;全身或系统性疾病里代谢紊乱、中毒、儿童高热惊厥反复发作等能诱发,儿童因遗传和发热因素影响突出,老年人多由脑部疾病致癫痫,女性与生理因素有关,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等增加风险,有脑部疾病、代谢性疾病病史人群风险更高。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癫痫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众多癫痫综合征具有明确的遗传易感性。例如儿童失神癫痫等,往往与特定的基因变异相关,家族中有癫痫病史的人群,其后代患癫痫的风险相对高于普通人群,这是因为遗传物质的异常可能导致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使得大脑更容易出现异常放电从而引发癫痫。
二、脑部疾病
1.先天性脑发育异常
如大脑半球畸形、灰质异位等情况,会造成脑部神经元的分布、结构等出现异常,进而使得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递紊乱,容易引发异常放电,最终导致癫痫发作。
2.颅脑外伤
包括产伤以及交通事故、坠落等导致的脑部损伤。在颅脑外伤发生后,损伤部位的神经元可能受到破坏或功能异常,从而产生异常放电,引发癫痫。例如产伤可能在胎儿分娩过程中对脑部造成机械性损伤,增加儿童期癫痫发作的风险;而成人因车祸等导致颅脑外伤后,也可能在后续出现癫痫症状。
3.颅内感染
像脑炎、脑膜炎等颅内感染性疾病,炎症会刺激神经细胞,导致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改变,出现异常放电现象,从而引发癫痫。例如病毒性脑炎患者,炎症累及大脑皮层时,就可能引发癫痫发作。
4.脑血管病
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病,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病变部位周围的神经元可能因缺血、缺氧或受到病变组织的刺激而出现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发作。比如脑梗死发生后,梗死区域周围的脑组织可能出现代谢紊乱,引发神经元异常放电。
5.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会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或浸润作用,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进而引发癫痫。随着肿瘤的生长,这种异常放电可能逐渐表现为癫痫发作。
6.变性疾病
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变性疾病发展到晚期时,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这是因为疾病导致脑部神经细胞逐渐变性、功能丧失,影响了神经电信号的正常传导,从而引发异常放电。
三、全身或系统性疾病
1.代谢紊乱
低血糖、低血钙、尿毒症等代谢紊乱情况,会改变体内的内环境,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使得神经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容易导致异常放电,引发癫痫。例如低血糖时,神经细胞因能量供应不足,可能出现异常的电活动。
2.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如抗精神病药物等)等中毒情况,毒物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电信号传递,从而引发癫痫。比如一氧化碳中毒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氧气的运输,导致脑部神经细胞缺氧,出现异常放电。
3.发热
儿童时期高热惊厥若反复发作,可能转变为癫痫。这是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高热时更容易引起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且反复的高热惊厥可能对脑部神经细胞造成损伤,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不同年龄、性别方面,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特点,遗传因素对癫痫的影响相对更突出,且发热是常见诱因;老年人则因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等脑部疾病导致癫痫的比例较高;女性癫痫可能与月经周期、妊娠等生理因素有关,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过度疲劳等可能增加癫痫发作风险,有脑部疾病病史、代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癫痫发生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