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体质是免疫系统对外来无害物质过度免疫应答的体质状态,发病机制是Th1与Th2平衡打破致Th2活跃,过敏原进入后经系列反应引发症状,常见皮肤有湿疹荨麻疹等、呼吸道有鼻炎哮喘等、消化道有呕吐腹泻等表现,受遗传、环境、年龄影响,儿童需避常见过敏原等,老年要控环境过敏原及谨慎用药,多因素致免疫系统异常需针对性预防管理以减少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
一、过敏体质的定义
过敏体质是指个体免疫系统存在异常,对外界通常无危害的物质(即过敏原)产生过度免疫应答的一种体质状态。其本质是机体免疫系统对原本无害的外来物质(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误判为有害物质,进而启动免疫反应,释放炎性介质,引发一系列过敏相关症状。
二、发病机制要点
过敏体质者的免疫系统中,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2(Th2)的平衡被打破,通常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过度活跃。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抗原呈递细胞将过敏原信息传递给Th2细胞,促使其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等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IgE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过敏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结合,触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从而引发过敏症状。
三、常见表现
(一)皮肤相关表现
可出现湿疹、荨麻疹等。湿疹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急性期可有渗出;荨麻疹则表现为风团样皮疹,常突发突消,伴有明显瘙痒。
(二)呼吸道相关表现
过敏性鼻炎可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过敏性哮喘表现为喘息、咳嗽、胸闷、气急等,多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或加重。
(三)消化道相关表现
部分过敏体质者进食特定食物后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口唇肿胀、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
四、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过敏体质具有一定遗传倾向,若父母一方或双方为过敏体质,子女患过敏体质的概率相对较高。研究表明,过敏相关基因的遗传突变可能增加个体对过敏原的易感性。
(二)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过敏原环境中易诱发过敏体质表现。例如,生活环境中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的频繁接触,可促使过敏体质者免疫系统持续处于致敏状态。此外,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也可能影响过敏体质的发生与发展。
(三)年龄因素
儿童时期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易形成过敏体质。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儿童过敏体质可能随免疫系统逐渐成熟而缓解,但也有部分会持续至成年甚至终身。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过敏体质相关症状可能会有变化,且对过敏原的反应可能更为敏感。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过敏体质
儿童过敏体质者需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常见过敏原,如在婴幼儿期添加辅食时,应谨慎引入新食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呕吐等过敏表现;居住环境需保持清洁,定期清洁床单、被褥以减少尘螨滋生;避免儿童接触宠物皮毛等可能的过敏原。同时,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原则,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方法缓解过敏症状,避免滥用可能引发过敏的药物。
(二)老年过敏体质
老年过敏体质者应注重环境过敏原控制,如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清洁以减少尘螨、霉菌等过敏原;在季节变化时,注意防护花粉等过敏原的吸入;用药时需谨慎,详细了解药物成分,避免使用已知可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就医时需告知医生过敏史,以便医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过敏体质是由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免疫系统异常状态,了解其定义、机制、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过敏体质者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与管理,减少过敏相关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