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的处理包括观察等待、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的单纯性卵巢囊肿,尤其是育龄女性生理性囊肿可观察等待;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持续存在或增大、怀疑恶性或交界性则需手术,手术方式有腹腔镜和开腹,不同人群手术有注意事项;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囊肿可用短效避孕药或GnRH-a类药物,儿童及青少年尽量非药物干预,妊娠期女性需综合判断囊肿情况及选择合适手术时机。
一、观察等待
1.适用情况: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的单纯性卵巢囊肿,尤其是育龄女性的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滤泡囊肿等),可先进行观察等待。一般建议间隔3-6个月进行超声复查,观察囊肿大小、形态等变化。生理性囊肿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例如黄体囊肿通常在月经周期结束后可自行缩小或消失。
2.年龄因素影响:青春期女性出现的生理性卵巢囊肿相对较多,由于其生殖系统尚在发育中,观察等待是较为稳妥的初始处理方式,需密切关注囊肿变化,因为青春期女性内分泌不稳定,囊肿变化可能受内分泌影响较大。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囊肿持续存在或增大:若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或观察3-6个月后仍不消退甚至增大,应考虑手术。例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随着时间推移可能逐渐增大,引起痛经、不孕等问题,一般直径大于4厘米就多需手术干预。
怀疑囊肿为恶性或交界性:通过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99等)检查以及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囊肿为恶性或交界性时,需尽早手术。
2.手术方式选择
腹腔镜手术:多为微创方式,适用于大多数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例如年轻女性的卵巢成熟畸胎瘤,可行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保留正常卵巢。
开腹手术:适用于囊肿较大、怀疑恶性且情况复杂、腹腔镜手术难以完成的情况。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且囊肿恶性可能性高的患者,可能会选择开腹手术切除患侧附件等。
3.特殊人群手术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手术时需充分考虑生育功能的保留,尽量减少对卵巢血供和正常组织的破坏,以提高术后自然受孕的几率。
老年女性:手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因为老年女性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风险可能相对较高。术后恢复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由于老年女性胃肠蠕动恢复相对较慢,需注意早期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三、药物治疗
1.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囊肿
短效避孕药:可用于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情进展,减少卵巢囊肿的复发。例如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等作用,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从而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囊肿的生长。适用于有避孕需求且适合使用短效避孕药的患者,尤其是年轻、暂无生育计划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囊肿患者。
GnRH-a类药物:可使体内激素水平达到绝经状态,从而使卵巢囊肿缩小。常用于术前缩小囊肿体积,便于手术操作,或术后预防复发。但长期使用GnRH-a会导致骨量丢失等副作用,对于年轻患者需注意用药时间,可同时采取加用钙剂等措施预防骨量丢失。适用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囊肿患者,尤其是需要术前降期处理或术后预防复发的患者。
2.特殊人群药物使用考量
儿童及青少年:尽量避免使用药物进行针对卵巢囊肿的治疗,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生理性囊肿的观察等待。因为儿童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可能对其内分泌等系统产生未知的长期影响。
妊娠期女性:若发现卵巢囊肿,需根据囊肿性质、大小等综合判断。一般生理性囊肿可观察,若为病理性囊肿,需在妊娠期密切监测,手术时机多选择在妊娠中期,因为妊娠早期手术易引起流产,妊娠晚期手术易引起早产,手术方式需充分考虑对妊娠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妊娠干扰小的方式。